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测量不要怕苦,只要精准”2024年12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何 艳 余天灵
何 艳 余天灵 “穿茅草丛,钻荆棘,再苦的环境也吓不退他。最忙的时候,一年有300天在野外待着。” 在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汉设计工程勘察所,副所长李令伟常被大家念叨。 工程测量,通过实地测量地形地貌,以数据和绘图形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因此,测绘质量会直接影响后期设计。测量工作在野外现场居多,工作环境较差。从川渝的茫茫大山到西北的黄土高原,从内蒙古的大漠黄沙到湘西的峰林峡谷,项目任务在哪里,哪里就会留下李令伟奔走的足迹。转眼间,他已经在工程测量岗位干了20年。 2007年,他接到川气东送项目任务。“交给我吧,没问题!”一声响亮的回答后,他带上草席和薄被就睡进了会议室。那是他第一次当大型项目负责人。为了保证测量质量更加精准,他反复核对数据,仔细绘制地形图,连续熬了5天。有时,睡梦中手也停不下来,还在机械地比画着。 寒来暑往,日迈月征。他先后负责川气东送、长呼复线、涪陵页岩气田产能建设、鲁宁线综合治理(安徽段)等多个大型工程测量项目,累计完成管道测量数千公里,绘制地形图面积数百平方公里。 2023年7月,李令伟从技术测量岗走到生产管理岗位。虽说不像以前天天在现场,可他心里依然装着现场那些事儿。遇上重点项目,他时刻关注每天的作业进度和现场安全情况,电话一打一两个小时放不下。 今年1月,勘察所接到利川外输管道项目任务,这可是个难啃的硬骨头。该地段属于喀斯特地貌,现场地形极其复杂。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高差接近800米,其中有2公里要经过3处断崖,中间植被覆盖茂密,加上天气恶劣频繁下雪,道路通行不便,测量工作困难重重。 “测量不要怕苦,只要精准。”他带领参与项目人员,成立攻坚克难队,详细策划测量方案,做好安全风险识别。他们携带定位仪、无人机和激光雷达等设备徒步前行,在完全没有路的山林中,硬开出一条路来。4个人艰苦奋战20多天,交出了一份高质高效的测量“答卷”,得到业主的高度评价与赞誉。 “领着干和说着干不一样,做会比说更有说服力。想拿下市场,就要靠质量、服务和实力。”今年,李令伟经手执行的勘察项目大大小小已经有170多个。 多年来,李令伟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仅2023年就连获两项荣誉,由他主持完成的“江汉油田矿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静态GNSS控制测量”和“基于DasViewer下的断面数据检查方法”分别获得湖北省优秀测绘工程三等奖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工程勘察论文三等奖。 (作者来自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