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数智赋能 跑出胜利“加速度”

——胜利油田加快推进智能油田建设
2024年11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赵 静
16.8K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赵 静

    透明盆地技术,让勘探人员拥有了一双慧眼,把地下油气资源看真切;规模化应用远程监控识别,让生产现场近在眼前,将运行管理摸得透彻……

    近年来,胜利油田聚焦数智化技术,加快“数智油田”建设,高效推进地下勘探开发模式升级、地上管理流程优化和效益开发,激活老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数智新动能。

    “点亮”地下油藏

    11月7日,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东营勘探研究室,科研人员赵欢欢正利用岩相模型对博兴洼陷页岩油的新钻开发井数据进行校正,为即将上报的博兴洼陷页岩油探明储量提供依据。

    “有了这套模型,可更加精细地刻画页岩岩相发育边界。”赵欢欢说。

    这套被称为“透明盆地系统及勘探地质大模型”的设备,赋予地质科研人员一双透视眼,能够帮助他们把地下的样子刻画出来,为油气勘探核心主业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油田加强数智化技术在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向能源饭碗注入更多“胜利油”。

    勘探方面,油田建成井位部署和探井跟踪运行一体化的勘探模式,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预测,辅助科研人员找油;开发方面,同步建立开发预警、开发分级分类评价等业务应用功能,让找出的油成功采出。即便是在非常规油藏的济阳页岩油示范区,数智化技术的利用也实现了高效勘探与开发。页岩油日产量从2021年的100吨升至目前的1600吨,累计产油突破80万吨,36口页岩油井峰值日产油超百吨。其中,丰页1-1HF井峰值日产油262.8吨,刷新了国内页岩油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

    为生产运行保驾护航

    近日,胜利采油厂通过应用结蜡井分析模块,发现并治理油井结蜡问题63井次,有效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

    这是数智化技术为老油田带来的新“红利”。以往需要亲临现场,通过人工查找确认井号,如今动动手指就可以自动诊断、推送井号,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胜利油田构建生产异常管控和智能化风险防控的管理模式,以数智力量全力赋能生产运行。油田推广应用工况智能诊断技术,支持工况异常的主动发现和智能推送,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提升了工况异常油井的管理水平。

    同时,规模化应用视频智能识别技术,有效解决误报警问题,推动了生产运行由管理数据波动向管理生产异常的转变。“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实现了从‘人工盯防、结果通报’向‘实时识别、即时处置’的转变。”该厂生产指挥中心生产运行室高级主管郑金龙说。

    如今,胜利油田在15家开发单位101个管理区推广生产信息化智能运维技术,实现生产前端约30万台物联网设备态势感知、异常智能诊断及运维过程闭环管理,故障处置效率提升3倍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行管理效率。

    锻造全过程能耗管控利器

    “过去对电量只能10天一分析,而现在能每天分析。”10月16日,胜利采油厂安全(QHSE)管理部主办张勇说,依托能源与碳排放管控中心,他们每天都能实时了解能耗变化,对各节点各系统运行做到可视化。

    张勇口中的“胜利油田能源与碳排放管控中心”,是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建立的一体化能源集中管控系统,主要在节能目标管理、能效分析、优化等方面发挥节能降耗的作用。

    如今在胜利油田,依托信息化手段帮助实现节能减排、效益开发已成为普遍现象。

    2020年胜利油田建设“能源与碳排放管控中心”,每天将上百万条数据采集到该系统,再依托大数据计算模型,对生产现场的情况进行精准分析、评价优化和异常督导。发现问题后,自动把异常信息推送到节能、工艺、生产等各岗位,为现场的能源决策提供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检测对象和范围扩大到综合能耗、电能监控、天然气监控、新能源监控、甲烷减排、碳排放、系统管理等7个方面,能耗品种做到全覆盖,能耗管控实现全过程。

    在数智化平台的支撑下,胜利油田能耗和碳排放连续两年实现双降。今年前8个月,原油产量同比增长近15万吨,能耗总量、强度同比下降1%、2%,碳排放总量、强度同比下降2.3%、3.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