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科学推进为基层减负

2024年11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顾永康
16.8K

    顾永康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机关和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重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然而,少数单位未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为基层减负的科学内涵,偏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要求,反而不利于生产工作的有效推进。

    为基层减负要力戒形式主义,而不是彻底否定形式,不能把好的管理经验和作法摒弃,特别是一些以基层群众为主要对象的基础性表彰项目。评比和表彰,是激发基层群众创造活力的最有效手段,惟有常态化开展才能增强群众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制度层面、具体内容、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上细分优化评比表彰机制,让评比表彰项目更具代表性、广泛性,而不能“一刀切”,完全废止。

    减负不是减担当、减责任、减标准。召开会议、上报材料、检查等举措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些举措甚至不可或缺。企业要围绕有效性、重复性、简化性、冗余性进行科学评估、仔细甄别,然后用扬弃、创新、吸收、合并的方法进行整合,变“减”为“简”,让会议更高效、文件更精炼、检查更具针对性,由“减”变“强”。

    减负,不等于减压。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正常的压力传导是必要的,企业要减的是那些非必要、无意义、无实质性内容的烦琐性事务,让干部员工从中解脱出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攻坚创效、开拓市场、推动发展、保障安全等重点工作上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