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多措并举确保隧道焊口质量合格

2024年10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 俭 梁 智
16.8K

    黄 俭 梁 智

    10月18日,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承建的西三线闽粤支干线(潮州至 27号 阀室段)线路工程施工二标段,正在进行第六条隧道内焊接施工。目前,该项目施工总进度达 65.2%,隧道内焊口一次合格率提升至 98.1%,为项目高质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焊口质量可谓至关重要。一旦有一道焊口检测不合格,该焊口前方所有焊口都必须割掉并重新组对焊接,这将严重影响工期进度。”项目技术负责人梁智说道。

    中原建工高度重视隧道内焊口合格率问题,积极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人员操作、设备性能、焊材质量、焊接工艺、焊接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找出影响焊口一次合格率的关键因素。

    为提升焊口质量,中原建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方面,加强焊接人员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使其掌握全自动焊工艺技能和焊接参数。另一方面,引用数字化监测系统,对每道焊口的焊接工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数据,结合现场环境及时调整焊接参数,从而保证每道焊口都能高质量完成。此外,项目部还成立技术创新团队,与该公司技术质量部和物流装备中心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小型隧道内管道安装门式移动起重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如穿梭于隧道内狭小空间,配备电动葫芦进行升降操作,极大提升了管道组对的精确度;同时,也为隧道内的布管和自动焊接作业提供了便利,免去了人工组对的诸多麻烦,有效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成功解决了隧道布管难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