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碳路未来 走进“吃”碳“吐”油背后的故事

2024年10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讲述人 耿 涛 齐鲁石化化工工艺专家

何为“CCUS”?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吃”二氧化碳“吐”石油,变废为宝。今天,我想用三张名片,带大家了解项目背后的故事。

第一张名片:这是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项目

还记得,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听取了CCUS发展实践汇报,了解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应用情况。

当时项目刚刚启动不久,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的殷殷嘱托,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碳”路热情。

在齐鲁石化,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采购,到具体的施工建设,每个环节我们反复商讨、多次推敲,仅用96天就建成了国内首套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

在胜利油田,胜利油田、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科研工作者接力奋斗,持续攻关完善二氧化碳全密闭液态注入等核心技术,为工程实践夯实了基础。

同时,项目后期还配套建设了我国首条大规模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全长109公里。二氧化碳从齐鲁石化出发,通过管输一路向北抵达胜利油田,注入地下油藏封存、驱动产出更多石油。

第二张名片:这是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的项目

在齐鲁石化有一套生产氢气的装置,每年大约要产生100万吨的二氧化碳。想要利用起来,就要先建设百万吨级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把二氧化碳送到胜利油田,完成变废为宝的旅程。

这是国内首套,没有任何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为此,我们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反复研讨每一个控制参数,进行大量创新,形成了多项中国石化专有技术。我们这套装置核心设备全部实现了“中国造”。就拿装置的“心脏”——核心压缩机来说,当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总部相关部门和参与单位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多次奔赴厂家围绕设备监造,严把质量关。

第三张名片:这是充满绿色希望的项目

百万吨级的CCUS项目能做什么?

它能够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百万吨。这么大的减排量,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这是一个充满绿色希望的项目。

更重要的是,它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阶段,为全行业碳减排提供了参考路径。

清晨,我站在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旁,看着它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心里充满自豪和骄傲。作为一名石化人,我要更加坚定前进信心,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