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月亮爬上钻塔尖

2024年09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单旭泽
16.8K

单旭泽

今年的中秋,是徐明在新疆井场过的第16个中秋。从中秋到春节之间,是施工最忙碌的日子,他和队友无法在中秋与家人团圆。

徐明是经纬公司胜利地质录井公司新疆项目部SL206队录井队长。SL206录井队是6月17日进驻于深2井的,7名队员来自五湖四海。年龄最大的仪器工程师饶雷祥48岁,最小的地质大班王升和综合录井工阿吉鹏28岁。

一支录井队跟着钻井队踏沙漠、行戈壁,一路闯荡西北。干一口井,七八个人组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到下一口井,队员就可能是另外一批人了,所以录井队经常被戏称为“游击队”。

“非常高兴,咱们有缘在一口井上共事。”这是徐明经常和队员们说的话。他很珍惜这种缘分。一口井从开钻到完钻,有时会持续八九个月,大家相处的时间比和亲人相处的时间还长,彼此间有了更多的默契和信任。

来自甘肃的仪器操作工梁海峰已在沙漠过了3个中秋节。他特别期待和媳妇赶大集,做一道“熟蜂蜜”,陪孩子在屋顶赏月讲故事。

来自青海的藏族小伙儿阿吉鹏干了5年录井,性格热情奔放,喜欢热闹。他记忆中的中秋,是祈福、上奶茶、烤羊排、喝青稞酒、吃超级五仁大月饼。

全家赏月,喝奶茶、烤羊排、清炖土鸭、吃月饼,还有热闹的舞狮表演——美满的中秋节,在大家的讲述中,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王升干地质大班6年了,爸妈常常催他回家相亲,但一口井一旦鸣笛开钻,就歇不下来。他最近刚刚开始恋爱,爱情的滋润,让王升觉得这个中秋格外浪漫,他干劲十足,走路脚下虎虎生风,干活儿也不觉得累了。他悄悄倒计时,盼着11月底顺利完钻,回家去见心爱的姑娘。

饶雷祥在新疆施工已有21年,他有着江西男人特有的朴实本真,能吃苦、敢担当,搬迁、取芯、描述,从不惜力。下班后和妻儿视频,哪怕只聊十几分钟,也能让他开心一整天。饶雷祥是一个顾家的男人,中秋前,他细心挑选了不同口味的月饼寄给家人。

徐明在大漠里度过了16个中秋节,每次节日都是漂泊的、饱满的、忙碌的故事。今年9月3日,是女儿10岁生日。徐明在购物平台上给女儿买了一个遥控机器人作为礼物。和所有在外闯荡的石油人一样,在家人面前,他能做的太少了。

女儿画了一幅画《天涯共此时》送给徐明。东边,一对母女;西边,一个男人,身穿红工装,站在钻塔下。三人相对,远远望着天上那一轮圆月。

徐明眼圈红了。他知道,女儿是想说——团圆,不仅是面对面的相聚相守,也是同一轮明月下的“天涯共此时”。徐明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月亮,从一弯蛾眉月,一直看到满月。

月光下,综合录井工伍军独自面向家的方向,坐在高高的沙丘上,燃起一支烟。

徐明轻轻地走过去,静静地坐在他的旁边,拍拍肩膀:“快中秋了,想家吗?”

伍军沉默着,猛地吸了几口烟,半晌,才吐出三个字:“想!可是——”无言中,后面省略的话,如沙丘上簌簌滑下的细沙。

两人抬起头,月亮正升到钻塔尖尖上。

(作者来自经纬公司)  

驻疆16年,徐明和录井队友的足迹遍布大漠,而中秋团圆,却成了他们心中小小的奢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