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自然递减率下降

2024年09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银花 王 磊
16.8K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中原油田深化油藏精细描述、强化分级油藏治理、优化注采结构调整,实现自然递减率下降。前8个月,自然递减率同比降低0.41个百分点,稳产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深化油藏精细描述,进一步深化潜力认识。推广应用极复杂断块油藏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建立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表征新方法,剩余油预测符合率达90%,为分类油藏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分级油藏治理,进一步提升产量贡献。以精准研究成果为指导,按照注水示范区、分公司级油藏、厂级油藏、“一块一策”四级治理模式,针对性优化开发方案,确保治理效果。油田稳定、变好油藏单元储量占比提高5.4个百分点;重点治理17个油藏,产油量同比提升15%。

优化注采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水驱效果。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融合,推广应用低成本修井、精细分注及调剖技术,分注率提升至76.9%,注采对应率提升至77.6%。加强低渗油藏储层改造,配套有效降压增注技术,提高储量水驱动用程度。前8个月,油田综合含水保持稳定,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分别提高1.0和0.7个百分点。(于银花 王 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