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钻井工到采气站“打工”2024年09月0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钱晨来 张汤蒋
钱晨来 张汤蒋 8月26日,华东石油工程六普钻井50512队原党支部书记王永庆到华东油气分公司重庆页岩气公司采气站上班正好满一个月。他特意起了个大早,开展井口巡查、动火监护、设备维保和环境清理等工作,忙得一刻不停。 近年来,随着重庆页岩气领域的深度开发,华东油气分公司对合作方施工装备、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50512钻井队的设备服役20年,已逐渐老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工作量严重不足,打打停停成为常态,进入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态。 “一旦停待没活儿干,就意味着绩效无保障。”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就此“躺平”等机会、靠安排、要政策,还是积极谋划、转变思路?六普钻井毅然选择了后者,主动出击,寻找求生之路。凑巧的是,同在重庆页岩气工区的甲方采气站,业务规模扩大缺人手。本着装备人力资源“一体化”的原则,双方一拍即合。经过磋商,50512队第一批3名“打工人”,走进了采气站。 作为50512队原党支部书记的王永庆,是第一个带头“试水”的钻井工人。一同到采气站报到的,还有司机长陆秀祥、钻井工田欣。为了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采气站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一对一”技能培训,让3人受益匪浅。 第一个月里,王永庆认真学习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详细了解生产参数等信息。其间,他每天辗转于重庆南川工区的6个采气平台,一天下来要跑30多公里。“咱们钻井工人无论到哪儿工作,都要干出样子来!”王永庆感慨道。 据悉,由于双方合作愉快,六普钻井近日又向甲方输送了13名钻井工人,合作面进一步扩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