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热电并举、东西同步,完善“热电氢储服”新能源产业布局

这边“风光”独好

——油气田企业上半年新能源工作亮点回眸系列报道之四
2024年08月1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磊
16.8K

□王 磊

新疆,烈日炎炎。随着新春采油厂排604-P24井场零克送电成功,一排排向阳而立的光伏组件将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周边抽油机,标志着胜利油田西部油区首座光伏电站全部并网,装机容量4.7兆瓦,预计年发电量660万千瓦时。

鲁北,骄阳似火。为了迎接夏季制冷高峰,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中心地热项目部对地热冷热联供项目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制冷系统稳定运行。

热电并举、东西同步,是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利用坚持的原则。

近年来,胜利油田结合油田新能源资源禀赋和油气生产用能场景,围绕新能源高端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方向,加快完善“热电氢储服”产业布局,完善油田“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西部油区新能源专项规划,加快地热、余热、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提高了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水平。

光伏电站

沿着空地建,跟着电网走

“哪里有低效土地、油田电网,哪里就有我们的光伏项目!”7月10日,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中心太阳能项目二部经理侯强强指着一排排向阳而立、熠熠生辉的光伏组件说。

这座建在胜利桩西一个废弃氧化塘引水渠内的光伏电站,充分盘活了低效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电站装机容量1.4兆瓦,年发电量可达200万千瓦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其他光伏电站不同,这座光伏电站首次在同一个区域使用了3种安装倾角,投产后采集的一系列数据,将为黄河北区域最佳发电倾角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宝贵的参考数据。

胜利油田一直将光伏电站建设作为推进无效低效土地治理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闲置土地资源、油田自备电网优势,在井场、站库等空地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35兆瓦、发电能力5亿千瓦时/年。

随着光伏电站的增多,一张由分布式光伏电站构建的油田绿色电网顺利铺就。为提高光伏电站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胜利油田搭建了具有胜利特色的新能源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所有光伏电站各类生产数据入库、入湖,相当于在网络端1∶1再造了一座光伏电站,大幅提高了光伏电站故障处理速度和运维管理水平,进一步助力油气生产用能增绿提效。

地热余热

因地制宜,当用则用,能用尽用

近期,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中心外派鲁辰能源合资公司项目经理徐军,在东营华泰金融中心吾悦广场加紧组织中深层地热能替代燃煤供暖项目水、电接入等施工,确保在今年供暖季前建成投产。

该项目是胜利油田与东营市首个合作建设的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新建14口地热井,可覆盖90万平方米燃煤供暖面积,被山东省列为8个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项目之一。相比燃煤锅炉房集中供暖,该项目每个采暖季可节省标准煤1.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3万吨。“相当于在该区域新建了一座大型花园。”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中心地热项目部经理杨勇说。

胜利油田地热资源丰富,所处的东营市被国家能源局授予“温泉之城”称号,地热水温度在60~90摄氏度。近年来,胜利油田为改善矿区生产、办公条件,推广地热冷热联供模式,利用东营丰富的地热资源,采用地源热泵冷热联供、地热尾水同层回灌技术,实施浅层地热项目13个、深层地热项目2个,供暖制冷面积可达76.8万平方米。

胜利油田拥有大量的采出水余热资源。据统计,油田每天处理水量93万立方米,水温在43~60摄氏度,按提取10摄氏度余热计算,折合标准煤44万吨。油田集输站库需要为原油加热升温,方便油水分离,传统工艺是使用燃气加热炉,有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胜利油田通过“高效换热+高效热泵”技术,提取采出水余热资源,替代集输站库燃气加热炉,为站库原油升温加热、为周边小区供热。近年来先后实施余热利用项目23个,清洁供热能力220万吉焦/年。

胜利油田油气生产余热开发利用是全国石油石化行业余热利用的典范,余热利用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工信部纳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乐安联合站“采出水余热+光伏发电”项目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地热能开发利用标准化示范项目。

“单井循环取热”是胜利油田目前开展的一项先导性试验,利用鲁明公司青南管理区WJW24-14井(井深2900米、井底温度126摄氏度)地热条件,配套换热及热泵提温技术,替代燃气加热炉,为青南集输站原油脱水、大罐保温及冬季采暖提供热源,项目采用“井下闭式循环换热+热泵机组提温”技术,实施后年供热量1.44万吉焦。

储能氢能

紧跟前沿,试点试用

一排排看似无奇的白色集装箱却蕴藏着巨大能量。近日,胜利油田孤东管理一区106兆瓦光伏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完成为期11天的并网测试,结果显示,该储能系统在电能质量、功率控制、过载能力、充放电响应、额定能量测试及额定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均达到国家标准,标志着孤东10兆瓦/20兆瓦时储能电站具备运行条件,将为电网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撑。

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中心电力专家邵江华介绍,该储能系统测试过程展现了较好的过载能力,能安全地执行1.1倍和1.2倍额定功率的充放电操作。充放电响应、调节及转换时间均远优于国家标准。项目投产后,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常规光伏电站发电高峰期带来的“弃光”现象,避免电量损失,为油田电网调峰补偿奠定坚实基础。

与电化学储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绿电制氢。胜利油田在2023年投产了中国石化上游板块首套绿电制氢装置,以石化总厂600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绿电为电源,在石化总厂建设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1套,每小时制氢500立方米,年产绿氢123吨全部用于石化总厂生产。

胜利油田还大力推进深地空间压缩空气储能先导试验,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在地下油气藏中,在需要时释放能量,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目前,该试验已进入论证阶段。

上半年,胜利油田新建光伏发电项目4个,建成装机容量10兆瓦;建成光热利用项目3个,新增供热能力1.8万吉焦/年;光伏发电量2.56亿千瓦时,油气生产绿电占比达到2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