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倔强成长的“最强大脑”

2024年08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 军 翟瑞兵 许翠霞
16.8K

图为陈平文在研究加氢催化剂材料。刘 军 摄

●刘 军 翟瑞兵 许翠霞

1998年,刚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的陈平文来到中原油田,成为天然气处理厂的一名技术员,年轻的她怀着对石油石化的热情,走上了天然气工艺的研究之路。26年来,陈平文完成研究课题和技术改造项目20余个,在省部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参与建设了加纳第一个天然气处理厂。在同事眼里,文静腼腆的陈平文是善于解决各种难题的技术“大咖”。

刚到中原油田时,面对厂区内密密麻麻的管线和复杂的工艺流程,陈平文有些茫然无措。为了适应新环境,爱钻研、肯吃苦的陈平文一有机会就往厂区跑,从工艺流程到现场操作,她都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常常学习到凌晨。有一次,陈平文和同事需要测量大量数据,工作完成后已是深夜。其他同事正在收拾物品准备回家,陈平文却敏锐地发现最后一组数据比正常值略高,同事说:“小陈,实验有误差是常事。”陈平文却“犯倔了”,坚持反复重测,终于找出了问题。当她如释重负地抬起头来时,发现窗外的天已发白,而自己在实验室整整忙了一夜。“小陈遇到事情韧劲儿十足,做科研工作态度很严谨。”师傅张卫明经常这样夸奖她。

陈平文在工作中的“倔”劲使她迅速成长,从一个技术员成为团队带头人。2013年,中原油田派出项目组前往加纳建设天然气处理厂项目,陈平文被抽调参与该项目。当时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学原理、对参数,常常研究整个通宵,凭借专业的天然气工艺技术和扎实的英语水平,她和团队完成了中英文两种语言编制、80多万字的天然气处理技术方案。

加纳天然气处理厂进入进气试运行阶段时,为了保障厂区装置安全平稳生产,陈平文始终坚持防患于未然。她的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智能百宝箱”,里面有27个文件,记录了加纳天然气处理厂4399类大项3.2149万类小项的点位数据,这些数据是保障加纳天然气处理厂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聚点成线,陈平文以这些数据为支撑,对其进行分析、调整和运用,再加上她设计的快算公式,可以很快得出最佳数据,从而指导下游按照合理数值安全运行装置。

在陈平文和团队的努力下, 加纳天然气处理厂进气试运阶段装置运行平稳、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日处理天然气达425万立方米,日产轻烃547.6万吨。加纳天然气处理厂副厂长说:“陈,你比我们想象中做得还要好。谢谢你和中国团队付出的一切!”

同事们也对陈平文认真钻研、细致严谨的工作精神敬佩不已,加纳项目的电气工程师任道成经常说:“每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她都能用经验和专业知识顺利解决,她是我们团队的‘最强大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