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窗外的风景

2024年08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姚振宁
16.8K

    窗外的风景变化万千,我是看风景的人。

    值班的时候,我喜欢站在小站三楼的主控室向外望去,窗外是林立的高压设备和伸向远方的银线。在这里干了30年,这些设备陪伴着我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就像老朋友般,熟悉又亲切。

    小院之外是偌大的林场,春夏秋冬风景尽收眼底。已是盛夏,没有了繁花盛景,却有满眼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绿,深绿、浅绿、墨绿。从窗口望过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电力铁塔就穿行在林中伸向更远的地方。

    我常常想,能在这里,四周全无遮挡,尽情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想着明年退休以后,我将不能在这里,也看不到窗外的风景,于是拿起手机拍下窗外的四季之美,留作纪念。

    我的老家在沂蒙山区,小时候,每年暑假都会跟着父亲回老家看望奶奶。晕车的我无力地趴在车窗看向外面,如果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小山,我就知道奶奶家就要到了。奶奶家的窗户,有着一个个小木方格的窗框,腼腆内向的我常常躲在奶奶的屋里看向窗外,窗台下种着的石榴,火红地开满枝头,村里的长辈会走进院子,用家乡话拉着家常。我听着乡音,看着窗外的石榴花,有时候不知不觉就趴在床头睡着了……

    长大后,我喜欢坐火车出行,如果买不到靠窗的座位,我通常会放好行李后,走到两节车厢之间的过道中,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季节不同,窗外的景致自是不同,春天会有成片的麦浪,而盛夏会有大片浓绿的玉米地。土地上旺盛生长的庄稼,总是让我这个生于食物匮乏年代的70后,感到心安。火车也会经过城市和村庄的一隅,看着穿行的人流,我常常想他们会有怎样的生活和故事。上下班我喜欢乘坐公交车,除了因为自己的车技实在不好,更多的原因是坐公交车可以寻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来,肆意地看向窗外的风景。我是在东营这座小城出生的,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工作,这座石油之城日新月异,庐山路立交桥四通八达,新修的北二路宽阔笔直,而路边是沿城绕行的绿化河道,偶尔会有鸳鸯、野鸭游过,岸边会看见散落的抽油机在一上一下地“磕头”。这是这座石油之城独特的风景,坐在公交车上欣赏这座城市四季变化的美景,对我而言,实在是一种享受。

    妹妹的家在北京,一梯八户,她家是东户。天气晴好的时候,常常看到太阳从东方一点点升起的美景,以及更远处的央视大楼和中信大厦,让我感受到日出东方的美。我的家靠近油田一中高中部的校区,校门口有一个偌大的红色大屏,在这个城市显得格外显眼。天黑的时候,这块红色大屏能映红半个天空。孩子高中时,我们搬到这里。在家时我经常透过窗户看向这所学校,想象着女儿能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学习,并和更多的“油娃”一起从这里出发走向理想的大学。

    窗外的风景仍在不时地变化,它记录了我走过的路,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些窗外的风景,是我人生路上的最好见证。

    (作者来自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