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FLNG领域的影响力2024年07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清云
从FLNG拟建项目的数量、分布和产能预测可以看出,未来FLNG项目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在FLNG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方面,我国能源企业与国际公司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在全球FLNG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应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谋划。 首先,我国能源企业应深入了解FLNG项目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已参与但通过传统方式开发有经济困难的深海和边际气田的上游天然气项目,如峰值产量较低、减产较快的海上小型气田和边际气田等,可考虑借鉴莫桑比克Coral FLNG项目的开发方式,探索利用FLNG进行开发的可行性。此外,我国能源企业还可以参照现有FLNG项目的合作模式,与船厂及有经验的工程公司合作。 其次,我国能源企业应积极参与FLNG项目合作,结合企业现状和优势,参与FLNG产业链的部分环节,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在国际FLNG业务领域的影响力。此外,我国能源企业还可以通过积极研究和参与FLNG业务,培养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为未来进一步拓展FLNG业务做准备。 再次,我国能源企业应布局天然气液化及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储备。科研和工程建设单位要在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厂建设实践中积累经验,摸索国产化的制冷压缩机和驱动机装备、探索自主的天然气液化流程,并积极寻求机会参与国际项目,努力缩小与国际领先公司的差距。 最后,我国能源企业应开展海上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攻关。目前,我国海上浮式油气处理装置的设计尚在探索阶段,无现成标准可依据。我国能源企业应结合陆地装置经验,充分考虑安全、晃动和腐蚀等特殊性,制定海上工厂建设和运行的相关标准,逐步提升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在全球FLNG业务领域的影响力。 (张清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