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电动重卡在交通运输领域
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2024年07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嘉宾:陈家圣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 新能源管理部 专家

问:中国石化在充换电业务方面有怎样的布局和发展?换电模式有哪些优势?

答:中国石化依托全国3万多座加油站的销售网络优势,不断满足未来清洁智能出行需求。在充换电业务布局方面,站内站外同步推进充电网络布局,推出“石化易电”品牌,打造新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链接中小充电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形成直营与合作的“全国一张网”充电平台,并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实现“光储充”和“光储换”一体化,致力于成为具有行业特色的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商,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升级。

就纯电动重卡而言,换电模式相比充电模式,具备补能时间短、购车成本低、电池寿命长等优势,能够提升重卡运营效率。相比快充和超快充模式,换电技术补电时间更短,对于货运物流、建筑工地等行业的吨公里车辆来说,换电模式运行成本更低。

问:中国石化在换电业务方面有哪些合作?在充换电项目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与蔚来、奥动、宁德时代等公司合作布局换电业务。

2022年7月首座重卡换电站落户四川宜宾,8月首座社区超充站落户福建龙岩,同期与宁德时代合建的首座光伏充检站落户福建;2023 年 11 月,中国石化首座超级充换电综合能源站——安徽石油合肥大众站投入运营,该站集加油、充电、换电、光伏、储能等功能于一体,配备充电终端 142 个、合作换电站1座、22 万千瓦时/年光伏发电装置,以及645千瓦时储能设备,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19吨。海南石油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布局清洁能源,服务自贸港、发力新业态,努力推动环岛充电业务,目前已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全覆盖,为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石化累计建设充换电站6000余座,全国充电一张网和第一直营平台初具规模,充电网络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 370 座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泰国、新加坡等网点,全方位保障经济发展和人们出行。

问:中国石化在省市(地区)的充换电业务推进情况如何?电动重卡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答:广东石油加快推进自营自建充电网点布局,同时加强合作,灵活经营模式,向外加快拓展集中充电场景,建成484个“石化易电”网点,覆盖广东省21个地市超90%县级行政区;江苏石油与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石化万帮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建设投运充电位8500多个;安徽石油在合肥建成投运中国石化首座超级充换电综合能源站安徽石油大众综合能源站,该站集加油、充电、换电、光伏、储能等功能于一体,充电区有18个篮球场大,拥有142个充电车位,充电最快仅需10分钟,单次换电仅需5分钟。

电动重卡的发展步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市场方向的积极转变为电动重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然而,要实现电动重卡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解决诸如电池续航、充电设施完善、成本控制等问题。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政策调整,电动重卡有望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