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小卡片”发挥应急处置“大作用”

2024年06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靳红昌
16.8K

    靳红昌

    “符学群,危化品乙烯的特性是什么?”6月12日8时20分,海南炼化消防队拉动集合队伍,中队长李飞开始提问。

    “报告,乙烯闪点零下104摄氏度,燃点490摄氏度,爆炸极限是2.7%到36%,可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回答完毕。”符学群立正后对答如流。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为持续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见到实效,该队从小处着手、细节做起,积极推广应用危化品特性应急处置卡,拓宽队员业务知识学习范围,夯实危化品应急处置基础。

    “为了确保每名应急救援队员和员工熟练掌握厂区危化品特性,我们在100多种危化品中筛选出24种常见危化品,针对炼油、乙烯生产特点,分别列出12种危化品特性,制作了“海南炼化危化品特性应急处置卡”,要求全员熟练掌握。”海南炼化HSE部主管赫荣杰介绍道。

    该队将危化品特性应急处置卡发放到班组、员工,做到“一人一卡、一车一卡、一岗一卡”,并在公共区域醒目位置张贴,方便随时对照学习。

    为使每名队员快速掌握100多项数据,熟悉各类危化品特性和处置方法,该队将卡片内容学习纳入队员日常考核,在饭前、晚上点名集合、紧急拉动、实战演练时现场提问打分,面对面考核,在全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下一步,该队将探索拓宽应急处置卡范围,总结踏勘、演练经验,针对重点岗位、重要部位推出相应的特色应急处置卡,指导队员和员工第一时间快速有效处置突发情况,让“小卡片”发挥应急处置“大作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