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难忘“老伙计”2024年06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江涛
父亲依然努着嘴,愣着神,紧瞅着眼前这些“老伙计”,还掏出手绢使劲地擦着眼睛。 刘江涛 76岁的老父亲近年来不是春耕就是捡秋。立秋前后,父亲又骑着他那辆“老永久”,田间地头深一脚浅一脚忙活着。那身泛着碱花花的石化红,那枚熠熠闪光的党员徽章,还有早已磕碰得满是疤痕的军水壶,无不令他心心念念。 2023年10月1日,正值父亲入党55周年纪念日。他早已把一身工装洗得平展展,套上白衬衣,戴上安全帽,三天两头跑到附近的钻井实训基地围墙外,带着小本本转悠着写写画画。 茶不思饭不想的父亲,一心想着要去退休前的采油一厂看看抽油机、采油小站和联合站,拜访拜访“老伙计”。拜访 “老伙计”是他许久的心愿,想像年轻人那样,体验智能化采油工艺装置,追忆年轻时那些纯手工“手艺活儿”。父亲唠叨说,两个月来都梦见六七次了。 父亲的老同事孙叔每次打电话来都说,他们昔日的小站这20年间发生了很多变化,还约父亲找时间一起回去看看。那就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我和女儿陪着父亲,向着油区出发了。 先到的孙叔一路小跑着迎上来,那个热乎劲儿,三句话不离本行,还是年轻那会儿在井场起下钻、提抽油杆、检修抽油泵的陈年往事。 “左边是新建的培训基地,东边是维修大队,就是当年咱井下作业的那摊子。”孙叔介绍。 “都退休20多年了,咋还不习惯买买菜、遛个弯儿、享享清福呢?”孙叔数落着父亲,但依然难掩见到父亲的兴奋劲儿。 我们在大门口整理三穿一戴,做好登记。孙叔和当班刘班长带我们走进了 “创业七号”标准化采油站。 这是一座毗邻黄河大堤的信息化智能化采油站,文化墙上是一套套标准化操作图,文字说明清晰简要,操作流程严谨规范。旁边是一张员工安全过程管理绩效考核明白纸,细密工整地填写着安全检查项目与考评标准。 文化墙对面,是采油站团队风采及“三基”建设考评获奖名单,一面面奋进的红旗、一张张年轻的笑脸,父亲紧侧着耳朵听孙叔慢条斯理讲解着,从兜里又掏出小本本,一笔一画地记录着。 “老哥,咱起早贪黑那会儿,这里才星星点点三五口井。近年来这里有了新发现,滚动开发措施更有力,新井增产势头强劲,老井也焕发了青春。不仅循环再利用,还建设起了国家管网储气库,了不得啊,了不得!”孙叔指着远处的储气库群跟父亲说道。 父亲左手轻抚着管线设备,情不自禁举起了右手,向着新时代的石油人敬礼。瞅瞅一旁的孙叔,也和父亲并肩站着,默默地敬礼。女儿在一旁悄然放起“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还咔嚓咔嚓为他们留下最美的回忆。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