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见缝插针”讲安全2024年06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栗 强 张 双
●栗 强 张 双 5月30日,在中原石油工程非洲公司固井项目部召开的现场安全会上,大家正在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安全经验。技术员田振华回忆起经历过的惊险一幕:“多年前的中秋节,我在新疆看到兄弟单位进行卧式灰罐车改造试压,检测设备时未采取防范措施,被及时制止。”“如果不及时制止,被气压崩开的罐盖将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水泥车司机张延军抢过话头。“安全防范意识太重要了!”固井工吕昌会感慨。 “在固井项目工作两年多来,我意识到固井施工中需要认真防范高压风险,否则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中国师傅的悉心教导帮助我养成了严格按岗位安全规范做事的习惯。”外籍雇员提贾尼用还不太熟练的汉语感激地说。 “感谢中国石化,让我遇到了很有责任感的中国师傅。”外籍雇员哈伦和叶儿江也接起了话茬。 “安全生产无小事,只要人人讲安全,事事就都安全。”项目部经理张学亮对这次现场安全会进行了总结,同事们也按照施工要求,有条不紊地投入到固井作业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