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油气巨头竞相提高CCS能力,但其作用效果和应用潜力引发广泛讨论

CCS技术能否实现“绿色未来”

2024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庞晓华
16.8K

● 庞晓华

近年来,油气公司积极投资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希望在继续生产化石燃料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油气巨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是CCS技术的忠实拥趸。但业内分析人士表示,CCS技术的应用尚未得到大规模验证,如果应用不当,或将影响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进程。

油气公司竞相提高CCS能力

根据油价网报道,难以减排的行业,尤其是油气行业,正竞相提高碳捕集能力以实现碳减排目标。虽然油气行业仍是最大的碳排放行业之一,但许多油气巨头认为,可以通过CCS技术大幅减少碳排放。实际上,这是油气公司在保持较高的化石燃料产量的同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方法之一。

CCS技术在油气行业已存在多年,但目前为止利用CCS技术捕集的二氧化碳仍未达到实现碳排放目标的数量,相关技术发展和作用发挥还有很大潜力。近年来,各国政府和大型能源公司都向CCS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开发减少油气开采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的有效技术。

仅靠CCS技术难以实现碳减排目标

国际能源署(IEA)认为,CCS技术对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在难以减排的行业进行脱碳的进程中,由于替代生产方法和材料尚未开发出来,CCS技术被视为可以继续依赖的少数方法之一。然而,国际能源署也表示,要实现大型化石燃料项目的碳减排目标,仅应用CCS技术远远不够。目前,石油巨头已在CCS技术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但国际能源署表示,这与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设想仍存在一定差距。

CCS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化学吸收来捕集生产设施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些排放物随即被浓缩成液体,并通过管道输送,储存在地下几千英尺的废弃油井和地质构造中。整个过程非常复杂,并且推广CCS技术的商业应用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国际能源署预测,为实现气候目标,到2030年,每年必须捕集超过10亿吨的二氧化碳,这是2022年二氧化碳捕集量的20多倍。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0亿吨,相当于2022年二氧化碳捕集量的130倍。虽然已作出相应承诺,但部分油气公司仍难以实现碳捕集目标。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迄今为止,只有5%已宣布的CCS项目能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CCS技术的应用潜力有待挖掘

许多大型油气公司已为CCS技术研发投入大量资金,希望未来几十年能继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雪佛龙表示,将在碳减排技术领域投入10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则承诺将投资200亿美元。2030年前,全球CCS项目的总支出预计约为2410亿美元。美国和英国目前在CCS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30年前将分别投资85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

环保人士担心,为CCS技术提供巨额资金可能分散对绿色能源转型的注意力。目前油气公司正在完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体系。多数油气公司预计,未来几十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仍将是他们的主要业务。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一种不削减油气产量的方法来实现快速脱碳。

目前CCS技术的回报率与预期水平仍有一定差距。2022年一项关于CCS项目的研究发现,许多CCS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如雪佛龙斥巨资建立的澳大利亚高更CCS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CCS项目,但实际碳捕集能力只有预期的1/3。按照这个效率,仅依靠CCS技术的油气公司未来几年可能难以实现气候目标。

虽然CCS技术应用面临挑战,但全球油气公司仍看好CCS技术的潜力,并认为其是实现绿色能源转型的一种过渡方式。如何使CCS技术发挥更大效用,还需各界共同努力,建立更可持续的CCS市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