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推动中法能源合作再升级 书写全球能源治理新篇章2024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罗佐县
● 罗佐县 法国是欧洲能源消费大国,年能源消费量约为两亿吨油当量。法国能源消费结构特殊,油气煤等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53.7%,其中石油34.7%、天然气16.5%、煤炭2.5%,低于欧洲整体平均水平。这是因为核能在法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重要地位,占比接近石油,达到31.6%,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则分别为5%和9.7%。近年来,欧洲大面积出现能源短缺状况后,法国在能源保供问题上也不同程度向传统道路和既定优势能源产业回归,集中表现为“以核为贵”,对核电的重视程度提升,但全球范围内核电发展与否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中国已成为法国在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强大共生关系。继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后,今年两国元首再次会晤,将推动中法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而能源作为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是合作的重要切入点。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合作,新形势下中法能源合作空间广阔。 法国重视核能是历史、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必然性。21世纪初,核电就已占法国总发电量的70%以上,法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核电量最多的国家。法国核电不仅自用,而且大量出口。 但目前看来,法国发展核电并非完全不受制约。虽然法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核能技术,但核能发展不得不依赖铀矿供应。目前法国铀矿供应主要来自尼日尔和加蓬,一旦出现变化,不排除法国核电也会受到影响的可能。法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较低,很大程度上源于核电基数太大。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可再生能源在法国的发展应该有一定的空间。法国本土化石能源和铀矿资源有限,而寻求能源独立自主一直是法国的传统,因此可再生能源在法国更受重视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马克龙曾表示,为保障能源独立和电力供应,特别是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法国将恢复核反应堆建设,并继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是脱碳和能源政策的核心。中法能源合作源远流长,尤其是核能合作堪称典范,已延续40多年,中法能源部门多年来一直保持高效对话与合作机制,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巩固核能合作基础,推动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互补,共同为世界核电发展做出贡献。 道达尔能源在跨国油气经营方面有“智多星”的美誉,主要是因为法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使该公司与美洲背景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不同,经营只有海外出击的“华山一条路”可走。本土资源禀赋不足使得道达尔能源在对外经营方面更灵活,通过分析历年来经营理念的变化,可以明显感受到其战略和经营策略的前瞻性意识,如修改公司标识和名称,转型为综合型能源公司。基于此,中国的石油公司将与道达尔能源的合作贯穿于海外经营和本土油气资源开发应该大有可为。 中国与法国的能源合作是全方位的。去年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几十家企业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能源合作不仅包括油气、核能等传统能源,而且延伸到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今年双方元首会晤再次为两国能源合作铺平了道路、拓展了空间。从发展趋势看,中法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值得挖掘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积累与发展,中国在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方面已建立起全球领先优势,新能源制造业产业链齐全、技术先进、成本低廉,为全球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利好。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分工、交换和贸易是推动经济前行的动力,国家之间拥有各自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将各自优势发挥出来可以互惠互利,也有利于世界范围内先进生产力的形成。 中国是世界分工的重要一极,是世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欧美国家虽与中国有竞争和冲突,但并未寻求与中国的脱钩断链。法国的问题是核能发展力度较大,可再生能源占比相对较小,并因此与欧盟部分成员国有矛盾。欧盟认为,法国应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中国在新能源制造业、风光等新能源产业运营方面有显著优势,可与法国实现优势互补,助力其提升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与欧盟的整体要求更匹配。两国能源领域应紧抓元首会晤取得共识的机遇,加快推进新能源合作,打造精品工程,创建示范效应,以消除欧美部分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误解。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出现恢复势头但又面临重重挑战的形势下,中法同为经济大国和能源消费生产大国,可将能源合作打造成促进增长、推动能源革命和实现碳中和的持久动力。中法两国企业有条件将新能源电力、油气领域的合作树立成典范,为丰富全球能源治理内涵书写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