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齐鲁石化率先投用国产实时数据库2024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芳芳
本报讯 近日,齐鲁石化完成了国产实时数据库的全面替代,成为中国石化首家使用国产实时数据库的企业。装置数据采集频率由原来的3分钟/次提高至10秒/次,大幅提升了实时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应用灵活性,有效促进装置优化运行。 实时数据库是工业领域信息化的核心基础软件,能及时获取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为企业诸多应用系统运转提供数据支撑。 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信息化发展需要,国外数据库难以满足企业快捷化、个性化的数据应用需求,且在运行维护、深化应用等方面面临着“卡脖子”风险。齐鲁石化信息中心锚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目标,2021年启动了实时数据库国产化替代项目。经过两期建设,2022年9月全面建成国产实时数据库,实现与国外实时数据库双轨在线试运行。 2023年3月份,数据迁移工作启动,涉及的工艺参数、MES(生产执行系统)等10万多个数据,需要在迁移前一一进行比对,确保数据准确率达到100%。 “两个数据库对应位号不同,我们需要分系统、逐点比对。”齐鲁石化信息中心智能研发室高级工程师张锐说,这是个细致活儿,来不得半点马虎。下班后,夜深人静时,信息中心研发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梳理比对,逐个数据查找对应关系,遇到比对不上的数据,他们从控制数据源头一点点查找,第二天再与相关厂的技术人员详细对接落实。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仅用时一个月就完成全部数据比对,2023年底全面完成数据迁移,保障了国产实时数据库按时投运。 截至4月底,齐鲁石化国产实时数据库采集点数突破25万,采集业务涉及公司100多套生产装置,覆盖工艺、设备、计量、电仪等多个专业,有效促进了“数业”融合,推动企业数字业务转型发展。 (刘芳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