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胜利油田与胜利石油工程合作开发难动用储量和高成本单元,强化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开发

地质工程一体化推动做大产能“蛋糕”

2024年04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宗辉 朱向前 王维东 张宁
16.8K

本报讯 记者刘宗辉 朱向前 王维东 通讯员张 宁报道:日前,沉寂20多年的胜利油田海上稠油区块传来喜讯,埕北208B-P2井日产量超过百吨,创该区块单井日产量纪录。为实现该区块高效开发,胜利油田与胜利石油工程开展多专业、多轮次的一体化方案优化,精细描述油藏甜点区、优选钻井技术、强化轨迹控制、配套高效防砂与举升工艺,形成冷采一体化高效建产新模式,成功破解开发难题。

近年来,胜利油田与胜利石油工程共同推动地质工程一体化,持续强化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创新。胜利油田形成“1个领导小组+2个管理和技术服务团队+16个开发单位项目组”的管理架构,胜利石油工程成立难动用项目管理中心,双方共同出台《胜利油田分公司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甲方负责投资,乙方负责打造“交钥匙”工程,对项目投产两年内的超产效益,甲乙双方按比例分成。

“胜利油田精于油藏地质研究,胜利石油工程长于工程技术,双方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努力做大产能‘蛋糕’。”胜利油田油气开发管理中心经理杨圣贤说,产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油藏地质是基础,工程技术是保障,地质工程一体化则是实现难动用储量高效开发的关键。

渤南油田义184区块高效动用是双方合作的又一典范。该区块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工程造价高,一度被“雪藏”。为盘活储量资产,双方组建多专业专家团队,强化方案源头设计,实现储层预测精度明显提升;优化井身轨迹,研发应用新型耐磨钻头,实现钻井周期缩短53.8%;细分压裂井段“一层一策”精准改造,实现施工排量、加砂强度提高至原设计的两倍,单井产能大幅提高。同时,面对该区块剩余未开发储量品位下降的情况,他们不断优化提升各项工作,完成后续三期产能建设,实现渤南油田深层千万吨级低渗致密油藏整体动用。

经过多年合作,“地质工程一体化”“让乙方赢甲方才能赢”理念已深入人心,有力推动胜利油田稳产上产。2017年以来,双方累计合作动用储量1.45亿吨,建成年产能176.7万吨,形成提高单井控制储量、超前压驱、优快钻井、高效压裂技术系列,合作区块单井产能较同类型非合作区块产能高8.2%;胜利石油工程通过管理方式变革、工程创新提速,实现工作量持续释放,钻机动用率达92.4%,获得分成油15.26万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集团公司石油工程领域高级专家万绪新对这些变化有着深刻感悟——过去,胜利石油工程赚的是工程款,就像一个“施工队”,照着方案干活,油井产能高低和他们没有关系;如今,赚的是效益油,单井产能多少直接关系效益好坏,甲乙双方就像“合伙人”,做大产能是共同的目标。在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中,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工程联合经纬公司等参建单位成立联合党支部,统筹油藏、地质、工程、测录定向等各专业一体化工作。

2022年4月,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双方共同签署高成本单元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合作范围由未动用储量扩展至低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的“双低”单元及高盈亏平衡点的单元,深化高成本区块治理。

2023年6月,面对新区剩余储量品位差、动用难度大的实际,双方联合出台《胜利油田分公司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胜利石油工程有了更大自主权,独立承包、自主决策、自主运营,按照市场油价获得效益分成。目前,双方初步制定了3年合作规划,预计新建年产能100万吨以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