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智能化助顺北油气田高效运行

2024年04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学仁
16.8K

    李学仁

    近日,位于顺北油气田6号条带的顺北601斜井开井投产。在100公里外的生产指挥中心,值班调度人员正观察着该井的生产参数,屏幕上不但有这口井的监控图像,油压、套压、温度等参数也一目了然。

    “我们及时推进油井智能化,新投产井主要生产参数全部实现实时监测,异常情况可远程一键控制,油区所有油井实现了无人值守,不但节约了人力,还有效保障了安全。”西北油田采油四厂安全生产中心主管何莉莉介绍道。

    顺北油气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以前这里是生命禁区、信息孤岛。现在,随着油气田开发,这里已建成1座数字化联合站和1个天然气处理厂,120余口单井和1000余公里集输管线也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顺北油气田生产战线长、自然环境差、安全风险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依靠数智化实现油田高效管理。”采油四厂厂长刘耀宇说道。

    自2019年起,采油四厂按照“全面感知、自动操控、集中集成、分析优化、辅助决策”的理念推进智能油田建设,着力打造“三端三系统”。前端实现井、站、线数据自动采集及控制;中端打造以油气井生产、油气集输、站库运行、调度指挥为核心的生产指挥系统,实现油田数字化管理;后端以智能油田项目为平台,应用大数据助力油田高效开发。

    “我们的远程监控是千里眼,数据远传是顺风耳,自动控制是无影手,这些信息化手段的推广应用,让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何莉莉解释道。

    4月1日,该油田4-2尖刀班的巡检员万杰和同事一起前往4号条带最北段的SHB4-10H井进行故障巡检。“4号条带有20多口油井,哪里有异常我们去哪里处理,正常巡检都是远程自动完成的。” 万杰边开车边说。

    随着油气田的发展,4-2尖刀班管理区块不断扩大,从一个条带增加到5个条带,区域拓展了3倍,道路延长了4倍,油井增加了30多口,一线用工数量却保持不变,这得益于智能化应用。

    早在2021年投产的顺北油田联合站,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身,站内所有管线阀门、机器设备,都实现了自动控制,由主操人员发布信息指令,系统就会自动调节,确保了原油处理、脱水、天然气处理等装置单元的高效运行。

    “中国石化首座数字化交付的顺北油田联合站整体用工量较同类站库节约54%,顺北油田天然气处理厂整体用工量较同类站库节约70%,信息化应用提升劳动效率36%。”采油四厂安全生产中心主任杨耀辉对所管辖的站库如数家珍。

    在智能化的助力下,顺北油气田已建成300万吨产能阵地,连续多年油气指标完成率100%,人均利润、人均产量、吨油完全成本、用工成本占比四项指标连续三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国内上游标杆指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