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齐鲁石化:产品性能达到
进口同类产品指标

2024年04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齐鲁石化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生产装置。

齐鲁石化紧盯市场信息,持续探索定制化、差异化路线,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产品效益情况,深挖现有装置潜能,积极组织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新产品的开发生产。

研发前期,齐鲁石化产销研团队成员多方联动,奔赴全国下游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确保各类信息准确及时。研发过程中,齐鲁石化科技发展部、塑料厂、研究院等密切配合,经过持续技术攻关、反复试验,2022年齐鲁石化成功研发生产出低密度茂金属膜料产品,开国内采用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的先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取得历史性突破。

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产品研发成功后,齐鲁石化充分发挥产销研一体化机制作用,在包装膜、农膜、缠绕膜等领域开展替代进口配方研究,加大新产品生产推广力度,带动塑料产品转型升级。

新产品加工试验期间,齐鲁石化团队成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针对客户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电话、微信、省外48小时内上门服务等方式,第一时间给予指导解决。

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调整幅度大、质量要求高,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工艺控制参数和经验可借鉴,加之催化剂性能和各牌号产品性能差异大,装置切换生产难度极大。

为彻底攻克“卡脖子”技术,齐鲁石化塑料厂迎难而上,反复研讨制定详细的试生产方案,针对催化剂高活性反应结块、反应温度控制不稳定、装置无法长周期运行等难点问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攻关会,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并细化落实。

在生产过程中,领导干部、技术人员跟班工作,指导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工艺参数,解决开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操作人员紧盯工艺参数变化,精准调整,在降低产品密度性能指标方面屡获新突破。目前,齐鲁石化生产的低密度茂金属膜料密度降至0.9131克/立方厘米,产品性能超过同类进口产品。

同时,他们狠抓生产全过程管理,班组成员不定期抽检产品外观质量,及时协调做好产品检验和分析,跟踪工艺运行状况和产品质量情况,积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确保了产品生产期间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经过加工试验,各类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新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对树脂原料的性能需求,加工后成品表面光滑度、鱼眼、晶点等完全满足产品标准要求,实现国内自产高档原料的有效替代。

过硬的产品质量、一揽子定制化技术服务,使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新产品得到下游企业认可,逐步被客户批量采购使用,成功应用于各类膜料领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