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加快茂金属膜料产品
2024年04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问:目前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国内外市场情况怎么样? 冯 勇:聚乙烯膜料密度越低,低温热封性能及冲击强度越好,尤其在粉体包装领域具有较大性能优势。 目前,该领域市场份额中进口产品占主导,国外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的溶液法聚乙烯工艺不对我国授权。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进口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包装膜产品有埃克森XP 8784ML,熔指0.8克/10分钟,密度0.914克/立方厘米;埃克森XP3518,熔指3.5克/10分钟,密度0.918克/立方厘米;日本三井SP1520,熔指2克/10分钟,密度0.913克/立方厘米。 国内仅某石化企业有一套溶液法聚乙烯工艺,但未获得低密度聚乙烯膜料生产授权,无法生产超低密度聚乙烯产品。因此,超低密度聚乙烯膜料的生产无论是催化剂、工艺技术还是产品,在2022年之前均为空白。 齐鲁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装置2022年使用窄分布茂金属催化剂,首次开发出密度0.915克/立方厘米以下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和茂金属聚乙烯透气膜产品,其产品性能可达到进口产品水平,加工性能可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问:齐鲁石化生产的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在国内处于什么水平? 蒋斌波:我国茂金属聚乙烯主要应用领域有薄膜(食品薄膜、缠绕膜、棚膜、热收缩膜、重包装膜等)、管材(PE-RT)、瓶盖、滚塑油箱、电线电缆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建筑和包装等行业。茂金属聚乙烯下游行业需求结构中食品薄膜、棚膜及缠绕膜位列前三,合计占全部需求的72.2%。 齐鲁石化是国内最早进行茂金属催化剂工业化生产及茂金属聚乙烯产品生产的企业。早在2002年5月,该公司在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上用自配的茂金属催化剂工业化生产了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产品并获得成功,这是国内用自主技术首次成功生产出工业化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产品。截至2023年,齐鲁石化累计生产茂金属产品约100万吨,其中,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产品密度达0.915克/立方厘米以下,取得历史性突破。而齐鲁石化近期研发生产的高熔指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新产品,密度值更是降至0.9131克/立方厘米。 目前,齐鲁石化已成为国内首家采用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产品的企业,且部分产品性能超过同类进口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问:根据目前市场情况,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市场前景如何?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 蒋斌波:建议高校与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膜料生产企业通过理论指导现场生产的方式,探索催化剂、工艺条件、共聚单体加入对熔指、密度、静电、分子量等影响的规律及调整策略,用于指导装置下一步生产优化调整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同时,进一步稳定茂金属膜料排产量和产品质量,加大茂金属膜料和低密度茂金属膜料的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冯 勇:我国茂金属聚乙烯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直到2002年,齐鲁石化采用中国石化石科院研发的茂金属催化剂生产出薄膜级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标志着茂金属聚乙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参与茂金属催化剂研发的单位增多,实现工业化应用的主要以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下属企业为代表。因国内茂金属聚乙烯起步较晚,同时受制于生产技术壁垒,生产成本较高,年产量有限,2022年国内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产能只有约10万吨/年。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消耗茂金属聚乙烯膜料超过150万吨,而我国供应量占比不足9%,大量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依赖进口。按照每年10%的消费增速,5年后,我国茂金属聚乙烯膜料的年消费量将在240万吨左右。但是,按照国内产量的历史平均增速来计算,5年后,我国茂金属聚乙烯膜料年产量在38万吨左右,仅占国内总消费量的16%,仍有大量的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产品依赖进口,市场前景巨大。 山东省是茂金属膜料最大的消费地区,每年消耗量约50万吨。齐鲁石化将紧盯市场动态,做好市场推广,实现茂金属膜料产品差异化、系列化开发,打造齐鲁石化合成树脂的明星产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