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化工业如何转型发展生物制造

2024年04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曹湘洪指出,面向未来,炼油化工行业发展生物制造,是绿色低碳的重要转型方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举措。

    据估算,我国每年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4.6亿吨标准煤。曹湘洪认为,多年来生物制造在炼化行业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原料供应链的问题。生物质的产出有季节性,与生物制造的连续性很难匹配,而且生物质的能量密度较低、运输成本高、集中储存风险大。

    他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解决原料供应链问题。一是突破规模经济的概念约束,建立从原料到产品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生物制造产业模式,按县域因地制宜多点建设收集加工和储存原料的加工厂、集中点上原料建设1~2个初级产品工厂、突破县域集中初级产品建设终端产品工厂的产业链。二是寻求地方政府和林场支持,推动工农工林互惠合作。三是按市场规律对原料加工厂提供的产品按季节、质量定价收购。四是把原料收集加工厂和储存基地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项目,建立生物制造有盈利、农村农民林业工人能增收、生物制造与农村林场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生物制造的产品和技术路线具有多样性,如何选择?曹湘洪认为,产品选择的原则是碳减排最大化、容易市场化。建议炼化行业转型发展生物制造的重点产品为以生物航煤为主的可持续燃料、以生物基聚烯烃为主的可持续合成材料。生物基乙醇是可持续燃料,还可以用来生产生物基聚烯烃,因此炼化企业发展生物炼制,应把乙醇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学品。

    技术路线选择的原则是过程碳排放最小化、原料性状与转化技术匹配最佳化、初级转化过程安全性好、公用工程及“三废”处理易配套。建议以农作物秸秆与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制造,第一选择是气化路径,第二选择是糖平台路径;以畜禽粪便、城镇厨余垃圾为原料的生物制造,选择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路径,沼气脱水后变成生物甲烷,相当于一口口气井,可以用管道输送,集中后催化转化成合成气,既可以选择厌氧发酵生产乙醇,也可以选择费托合成制油,可进一步转化成为可持续生物航煤。

    我国发展生物制造缺少全产业链成熟技术支持的问题比较突出。曹湘洪建议,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生物制造,现阶段要重点突破的技术是生物质转化成基础化学品技术。可以在生物制造中应用的石油基化学品及合成材料技术,要根据生物制造的要求,进行匹配性、适用性研究开发。要及时将石油基化学品及材料研究开发的新认识、新思路、新技术融入生物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要尽快研究制定生物制造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和方法,引导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要尽快研究提出已有煤气化装置掺炼生物质、已有炼化装置掺炼生物油后终端产品中绿色低碳产品产量的核定方法及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申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能按生物基产品或碳循环产品进入市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