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河南油田:“引水织网” 控水稳油

2024年04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换芳 王慧慧
16.8K

河南油田科研人员探讨赵凹油田注采对应情况。王慧慧 摄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王慧慧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赵凹油田的赵泌83-1井含水率高达83.6%。3月初,河南油田研究院双河地质研究所技术人员对该井所在的厚层油藏分析后,实施抑水措施,该井含水率从83.6%降至60.3%,日产油量从0.8吨升至5吨,截至目前累计增油360吨。

    对高含水油藏实施控水稳油措施,河南油田一直在探索。赵凹油田控制地质储量超千万吨,开发40多年后,采出程度仅24.23%,综合含水率却高达96.1%,近5年,产量快速下滑,控水稳油迫在眉睫。

    高含水油藏的主要问题是注水通道不畅通、井网密度不够,导致需要“大水流”的油井“喝”不够水,甚至“喝”不上水,而不需要“大水流”的油井却被水淹,井网密度不够又导致剩余油无法被有效“捕捉”。

    对此,河南油田在技术攻关、注水通道、井网三方面发力,想方设法打通高含水油藏控水稳油路径。

    以前,地质人员主要承担油藏研究工作,地质工作到位,但工艺技术应用不精准,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井位部署的成功率。对此,河南油田成立赵凹油田高含水油藏控水稳油一体化项目团队,形成了特高含水阶段厚层油藏矢量流场调整技术、耐高温长效堵调+大幅度动态技术等,井位部署成功率达96.5%。

    高含水油藏含水高、采出程度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厚层油藏。此类油藏厚度二三十米,在这么厚的油藏内要精确找到抑“涝”抗“旱”的方向,必须重新布局水通道。

    河南油田技术人员从识别地下的注水流线开始,对油井水淹层段详细对比,绘制了16幅注水和采油流线分布图,经过32万个数据比对,明确了剩余油分布方向,据此在油藏内建起了分别通往“旱、涝”区域的14条宽窄不一的注水通道,堵住“涝”口,畅通“旱”渠,确保水注到需要的位置。

    建好水通道后,河南油田根据剩余油分布方向,重新梳理现有井网,该加密的加密、该“挪位”的“挪位”,用密实、针对性强的“捕油网”将“大鱼小鱼”一网捞尽。

    自2021年全力解决高含水油藏控水稳油问题以来,河南油田在赵凹油田部署16口油井、3口侧钻油井和5口注水井,完善了注采井网,补充了地下能量,增加水驱动用储量116万吨,提高采收率3.59个百分点,实施注采调整67井次、流线矢量调整95井次,老井自然递减率降低12.45个百分点,初步探索出了高含水油藏控水稳油的路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