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雨落又清明

2024年04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户亚兰
16.8K

户亚兰

一场春雨从清晨绵延到黄昏,骤降的温度让路上的行人重新披上厚重的衣,把双手缩回腰间的口袋,脚步匆匆。这便是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一如往年。

清明,一个多么好听又多么沉重的节气,承载了太多的离别和太重的思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我们熟知的诗句,将千年来不变的清明情感定格。每逢清明,总会格外地想念一些人、一些事,遥远又清晰。

此刻,在一个落雨的清明时节,我坐在极速奔驰的列车上,看着窗外的大地在暮色中一点点模糊,微微泛起的青绿让我有种回到故里的感觉。

依稀记得小时候的清明时节,也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会在约定好的日子,各自带着祭祖的花纸和食品,带上家中的儿孙辈,老老少少组成一支长长的队伍,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走向那个埋着先祖的墓地。将长长的竹竿插进松软的泥土,竹竿上挂着长长的彩带,像是风中飞舞的经幡。

小时候,只觉这些色彩缤纷的彩纸将一方土地装点得格外美丽。在大地还是苍黄的时候,它们像一朵朵明媚的花绽放在那方寸的小土堆之间。长大了,在经历了离别之后,才懂得那长长的彩色都浸染过同一种悲伤的色彩。

当爷爷们完成了各种祭祖动作,会找一块空旷的地方坐下来,分享那些先祖们品尝过的食品。我们一群孩子特别喜欢在春天的原野上来一次这样别致的野炊,那些食物中似乎有穿越人间的烟火味,很独特。我们品尝着味道不同的美食,谈论着学校里的新鲜事,偶尔听一听爷爷们谈论的陈年往事,讲述安眠在大地之下的故事,他们点着旱烟,青烟缭绕着一方天地。

很多年没有参加过这样的祭祖活动了,从长大开始,从离家开始。如今,我看到家族的群里,是爸爸这一辈每年如约组织着清明祭祖,他们的队伍不是很长,那些小时候带路的人,好多都已在目的地了。突然感恩,牵着我的手绕过山间小道的那个人,至今还可以问候。这也许就是清明的意义,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时节去缅怀那些离别的人,也更加珍惜至今还可相见的人。

雨落的清明,陌上花又开,大地毫不吝啬地将一个耀眼的春天展现给我们。在次第绽放的繁花里,春天一次次证明着生命的美。花开花落,如风过往,这风吹动了记忆的风铃,叮叮当当,环绕着心的方寸。在这方寸之间,留住了太多岁月的记忆,不思量,自难忘。

清明似乎是一把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人们坚信此刻的思念一定可以抵达某个遥远的彼岸,让那些离别的人再一次看到这风清景明的春天和安好的亲人。离别,或许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的陪伴,只要在忘却和铭记之间选择不忘记,便可永不谈别离。

清明是祭奠缅怀的节日,也是踏青逐春的节日。如果人生注定会有一个归途,那么,铭记那些曾经陪我们走过一段路的人,珍惜此刻还在陪我们前行的人,春和景明,人间值得,可缓缓归。放一只风筝,望一朵游云,尝一丸青团,品一味春天,写一首清明的诗:

曾有一条小路满径芬芳

你问鸟儿哪里是云的故乡

也问星星夜有多长

能否来得及把忧伤遗忘

站在可以眺望的山岗

看露水折射彩色的阳光

打湿你的衣裳

或是我的眼眶

(作者来自宁夏能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