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聚焦多维能源转型 直面能源发展未来

第42届剑桥能源周会议纪实
2024年03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卢雪梅
16.8K

视觉中国 供图

    编者按:3月18日~22日,第42届剑桥能源周会议在美国休斯敦举行,汇聚了全球80多个国家的9000多名与会者。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多维能源转型:市场、气候、技术和地缘政治”。与会政府官员和大型石油公司高管共同探讨了在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和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挑战时,油气公司应如何进行战略调整。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东与标普全球副主席丹尼尔·耶金在全体大会上进行了高端对话。

    ●卢雪梅

    第42届剑桥能源周(CERAWeek)会议于3月18日~22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汇聚了全球80多个国家的9000多名与会者,包括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能源专家和企业高管。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多维能源转型:市场、气候、技术和地缘政治”。

    美国官员:全球共同努力是实现净零的基础

    美国总统拜登的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担任剑桥能源周开幕发言人,为会议奠定了基调。他强调了能源行业在当前世界格局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但仍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充满信心。

    美国能源部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演讲中肯定了美国油气公司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的作用,并展示了美国能源部为支持碳减排和能源转型提供的清洁能源机会。

    美国能源部副部长戴夫·特克主持了小组讨论,重点强调了能源市场的未来和全球能源快速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也认可了可负担且可靠能源供应的重要性。

    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事务的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分析了能源转型对新兴市场的影响,认为潜在的清洁能源已为市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并对主动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和劳动力培训的私营资本表示赞扬。此外,费尔南德斯还强调了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关键矿产资源多样化的必要性,认为这是推动清洁能源增长的关键。

    美国国务院全球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霍克斯坦则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能源转型的政策、技术和融资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全球共同努力是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基础。

    油气公司高管:能源转型推进速度不切实际

    然而,在剑桥能源周会议上,部分油气公司的高管对当前能源转型的速度表示担忧。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表示,应摒弃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想法,并加大对油气行业的投资力度。他的发言赢得了全场与会者的掌声。纳赛尔驳斥了国际能源署(IEA)关于全球油气需求将在2030年见顶的预测。他认为,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凸显了油气供应安全的重要性,而可再生能源并非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的能源转型战略在许多方面已显露“败迹”,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作用有限,油气行业不应被视为能源转型的敌人。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迭起、能源短缺状况持续,油气公司在被要求增产的同时,其所需的投资却又受政策引导,更多投向了可再生能源领域,使得油气从业者无所适从,这不仅直接威胁到经济繁荣和能源安全,而且将极大的推高油价。另外,纳赛尔强调,沙特可用于缓解石油供应短缺的产能仅200万桶/日,相当于2%的世界需求。

    纳赛尔还阐释了其对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作用的理解,净零排放未来的实现需要多种能源支持,妖魔化油气行业对解决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并无积极意义,油气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解决供需失衡问题和面对未来挑战,低碳排放的油气生产与替代能源相结合,才能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没有蓝氢,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技术的辅助,净零排放目标不可能实现。

    在能源转型的途径方面,纳赛尔敦促业界倾听专业人士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挪威等国家的策略。不同国家应有不同的能源转型模式,在发达国家行得通的方法在发展中国家未必可行,这并不代表应放弃电动汽车、风能和太阳能在可持续能源未来的作用,因地制宜、多维化的解决方案才是正途,当务之急是减少油气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沙特阿美的呼吁获得了其他与会油气公司高管的回应。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格·奥尼尔表示,向清洁能源的过渡正“以不切实际的速度”进行,更清洁的燃料可能需要长达40年的时间才能开发出来,而当下的能源转型辩论过于情绪化,务实的对话无法开展。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让·保罗·普雷茨在谈到能源转型时也提示,不可操之过急,如果走错了方向或将面临严重危机。

    对能源转型一直不太热心的埃克森美孚通过剑桥能源周平台展示了其碳捕集和氢技术前景,认为通过这类技术可以在得到政府补贴的同时,保留油气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

    气候变化仍是会议主题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数据,2023年打破了所有设定的气候指标。随着气温飙升和海平面上升,要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部分业内专家认为,为了避免全球变暖的最坏影响,必须淘汰化石燃料。因此,气候变化仍是当仁不让的会议焦点之一。

    本次剑桥能源周的一大特点是会场内外互壮声势,场内的热烈讨论与场外此起彼伏的环保抗议活动并存,既反映了人类在当前能源转型路径上存在的巨大分歧,也反映了能源行业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

    人工智能:创新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人工智能(AI)是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的焦点之一。与会的NextEra 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凯彻姆预测称,在人工智能、电气化、云计算能力和芯片工厂的推动下,未来5年,美国电力需求将激增81%。

    在美国人工智能的引导下,全球与之有关的技术发展将掀起一波浪潮,随之而来的将是电力需求的巨量增长,也将给能源行业带来挑战。

    LNG禁令和发展前景

    美国近期宣布禁止液化天然气(LNG)出口,成为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众多小组讨论的热点之一。与会的油气公司对此不太乐观,但好在禁令颁布前就获批的LNG项目不在禁令之列。

    根据NextEra能源公司的预测,2024~2025年,仍将有约55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开展LNG相关项目。这些项目完工后,美国2028年的LNG出口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虽然遭到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但近期美国参议员丹·沙利文仍致信拜登政府,敦促“立即撤销”对LNG的出口禁令。

    油气开采技术移植到地热领域受重视

    地热能的开发是本次剑桥能源周会议又一个讨论热点。与会的地热公司有11家,就地热的未来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发布了一份地热发展路线图,计划到2050年,将美国的地热能产量提高到90吉瓦,这是当下地热产量的20倍。这也为美国地热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地热发电需要诸多地质要素的配合,因此发展空间一度受限,但将油气行业的水力压裂技术引入地热开发或将拓展这一领域的维度。近年来,初创公司已在地热领域测试了水力压裂技术,即向地热层压入液体开采地热的方式,将释放更多地区的地热潜力。

    总部位于休斯敦的公司Fervo在会上展示了基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地热先导项目。目前,该公司在内华达州的地热试点项目已发电3.5兆瓦,足以为3000多户家庭供电。Fervo是获得美国能源部6000万美元资助资金的公司之一,该公司在地热方面的成功甚至吸引了亿万富翁油气企业家约翰·阿诺德的注意和投资。

    近一两年收益丰厚的油气公司也有意在地热领域一展身手。在小组讨论中,雪佛龙首席执行官迈克·沃斯称,公司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开展地热试点项目,在岩层中试验传统的油气钻探方法,以开采地下热能。

    解码能源多维转型的正确路径

    《能源多维转型路线图》报告作为剑桥能源周会议的“伴手礼”,成为此届盛会的重要注脚,也代表着能源行业面对能源转型的正确姿态。

    报告从多维视角剖析了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不同叙事角度和两难局面;界定了正确能源转型的涵义;探索了低碳能源的融资途径;肯定了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清点了可用的政策工具;推荐了相应的政策框架,并呼吁了各方合作参与。

    面对碳减排带来的挑战,报告提出几个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是如何为能源转型融资,包括设定可获得融资的绿色项目标准,即不应以排放量为唯一考量尺度,其他特点如可持续性、可行性和有序性的重要性不应被忽视或低估。

    二是如何满足南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能源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应优化考虑其能源的可获得性和安全性、能源去碳化、新兴经济的能源产能建设等。

    三是如何应对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瓶颈,包括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关键矿产的获取和现状等。

    四是如何建立新的政策框架和使用相应政策工具,包括目前对新政策框架和工具的需求现状、不同框架和工具使用前景,以及投资决策和标准制定等。

    五是如何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加强合作,包括公私合作、跨界合作、政府间合作,以及民众参与等。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