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瑞龙
华为在5G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使其在国内外获得极高声誉,大大提高了竞争力,赢得了市场份额。创新是华为的基因,也是华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铸就了华为品牌实力。3月15日,在“华为云&华为终端云创新峰会”2024企业品牌建设主题论坛上,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CMO(首席营销官)张鹏表示,面对新时代的困难和挑战,品牌已经成为业务增长和企业文化提升的驱动力之一。
“微笑曲线”理论来源于国际分工模式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的转变,也就是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世界各国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必须经过市场调研、品牌创意、技术研发、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这条产业链形成了一条“微笑曲线”,其中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处于产业链高附加值的两端,而制造生产环节处于底端。
让企业品牌曲线“笑起来”,就要强化科技赋能品牌。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国家之争就是实力之争,根本是生产力之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纵观人类发展历史,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史,本质上是一部产品与技术创新史。世界一流品牌都是产品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产品技术创新成为品牌卓越的驱动轮。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努力研发出更多原创技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升级,打造更多科技利器,增强核心竞争力,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必由之路”,让科技创新成为品牌竞争的硬核支撑。
让企业品牌曲线“笑起来”,还要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的有效联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共同驱动,才能把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管理创新打通束缚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增强创新内在动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从“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要在坚持不懈强化质量强企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做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持续不断强化产品“三个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滚动开发,用“专精特新”持续提升品牌附加值、行业引领力,从而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
(作者来自仪征化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