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 ![]() ![]() 日期检索
新闻链接2024年03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我国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团体标准发布 为推动我国氢能交通产业发展,填补目前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的标准空白,近日,中国石化联合国内数十家氢能头部企业发布了国内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指南》团体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使得未来制氢加氢一体站的建设有章可循,有利于制氢加氢一体站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建设,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化在制定标准之初就着眼于构建适用于未来市场化的低成本加氢站建站模式,并依托中国石化的自有技术和相关经验,为标准制定提供指导。此外,标准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使得《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指南》基本实现了构建低成本加氢站建站模式的目标。近一年的商业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指南》设计建设的大连盛港和南宁振兴制氢加氢一体站,在现场布置、设备小型化、技术集成化、控制智能化和本质安全化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用氢成本较传统模式下降20%以上,为未来我国低成本加氢站的建设树立了标杆。 中国石化已建成11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 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推进全产业链氢能技术应用,在新疆库车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启动建设3万吨/年绿氢项目、在乌兰察布推动10万吨/年绿氢项目,促进炼化业务清洁能源替代;相继在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天津石化、齐鲁石化、青岛炼化、高桥石化、上海石化、广州石化、海南炼化、茂名石化、镇海炼化、川维化工建成11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为我国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强劲支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