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聚丙烯装置的“诊疗专家团队”

2024年03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新圣
16.8K

刘新圣 文/图

“要想熟练地驾驭装置,单单熟悉工艺流程是不够的,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优化操作系统。”中国石化技能大师、山东省齐鲁工匠、齐鲁石化塑料厂聚丙烯车间值班长耿磊经常向班组青年员工讲授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由耿磊领衔的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在帮助年轻人成长的同时,先后参与完成了聚丙烯高刚韧平衡汽车专用料、透明抗冲医疗专用料、超高熔指纤维医用口罩专用料等多个新产品开发项目,打造了齐鲁石化聚丙烯的拳头产品,实现了产品定制化开发,累计创造效益5000余万元。

每当生产中遇到问题,耿磊总是带领工作室成员第一时间深入查证,从现象、状态到运行操作,画出鱼骨图分析原因,找出最佳处置方法,制定解决方案,并记录在册供日后参考使用。

在聚丙烯装置高抗冲共聚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曾一度出现产品弯曲模量低的问题。耿磊运用他的知识和经验,从生产工艺入手分析原因,同技能工作室和新产品攻关小组人员一起反复探讨,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实现了该产品的刚韧平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熟悉耿磊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把学习量尺,即学到了多少、用到了多少、思考了多少。他用这三把量尺时刻要求自己不忘学习,10本厚厚的学习记录本、600多项问题案例,见证了他的认真与用心。“只有真正摸透装置的脾气和秉性,慢慢与装置融为一体,才能‘驯服驾驭’它。”耿磊说。

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耿磊建立了多种聚丙烯装置操作法并推广应用。其中,提出的聚丙烯装置气相共聚开车优化操作法,应急培训清清楚楚,细化到每一个点,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他还参与了海南炼化新建聚丙烯装置开工,针对装置建设提出改进建议,在整体开工过程中很好地发挥了专家的指导作用。

【齐鲁石化耿磊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该工作室现有团队成员9人。工作室立足装置生产实际,着力解决生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装置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有的放矢开展创新攻关。他们参与开发了8个牌号的聚丙烯新产品,完成进口催化剂国产化替代、产品质量提升改造、装置节能降耗改进等创新攻关项目17项,为齐鲁石化聚丙烯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产品开发等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