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隐患排查一刻也不能懈怠!”2024年03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 秀 罗 辉
●李 秀 罗 辉 看着从绞车上切割下来的六段锈迹斑斑、带有裂纹的管线,华东石油工程公司玻利维亚项目SP-263钻井队的现场人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生产一线奋战多年的他们不禁感叹:“隐患排查太重要了,一刻也不能懈怠!” 近日,华东石油工程公司玻利维亚项目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成功消除重大安全隐患,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2月的一天,在 SP-263队FLA-3H井施工作业现场,细心的玻利维亚机械师胡安在进行绞车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绞车滚筒轴靠高速离合器端有轻微的冷却水渗漏,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中方机械师陈鹤。 尽管冷却水渗漏并不严重,但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陈鹤丝毫不敢大意。当时正值井队电测作业期间,陈鹤闻讯后立即组织拆解绞车护罩,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检查。 “这种轻微漏水的情况很容易被忽略,大部分检修人员都不会花3个多小时去拆解安装护罩,检查漏点靠的就是责任心。”项目副经理罗辉回顾情况时说道。 拆解护罩完成后,中外方机械师们一起仔细检查,发现漏点来自一根长约1.8米的管线,该管线连接绞车滚筒两端刹车盘冷却中心,由于位于滚筒内部,常规的日常检查根本无法发现,除非将整个绞车解体。 除轻微渗漏外,管体还出现锈蚀和裂纹,急需更换,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轻则停工影响经济效益,重则导致设备井下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离电测作业结束时间越来越近,一旦电测结束,绞车无法正常运行,将产生停待,意味着无法拿到全额日费,效益将受到影响。项目部领导立即组织现场讨论,陈鹤综合各方意见后给出最佳方案:“可以使用外径一致的钢编中压管线,并用现场自制的接头替换铁制管线。” 项目部副经理罗辉迅速组织人员落实,外方高级队长将情况汇报给现场甲方监督,开具作业许可,中方带班队长协助外方机械师,采取角磨机切割管线的方法将损坏的管线取出;中方机械师陈鹤和外方焊工一起寻找合适尺寸的中压管线,并利用弯头自行焊接制作管线接头。 然而,在安装管线过程中再次遇到困难。由于安装间距很小,紧固管线接头异常费劲。罗辉给大家加油鼓劲:“绞车滚筒高速旋转状态下,一旦管线接头紧固不到位,管线很容易脱落,造成设备事故。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紧固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中外机械师接连奋战,终于顺利完成管线更换。反复测试后,钢编中压软管线使用无泄漏,接头紧固到位,冷却水排量充足,隐患得以顺利解决。这次集中力量排除隐患工作共历时10个小时。此时离井队电测作业结束、使用绞车只剩下半个小时。 一场惊险的抢修大战,最终在甲方电测作业不需要使用绞车期间顺利完成,保住了安全,也保住了效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