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新闻会客厅2024年03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嘉 宾: 川维化工化工工艺高级专家、聚乙烯醇研究室主任 侯双燕 化销华中烯烃部经理 梁建兵 问:研发生产PVA的意义是什么? 侯双燕:1924年,德国化学家首先于实验室发现PVA,1926年实现小规模生产,1950年,日本正式工业化投产。百年间,PVA由最初的1个牌号、一种用途(纤维用)发展到现在上百个牌号、上百种用途。 如今,PVA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高分子材料,电子产品(手机、电脑)、汽车、食用的各种胶囊类药物、保健品、眼药水、纸币等都有PVA的身影。它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包装、聚合助剂和建筑等领域。可以说,PVA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化学品。PVA还可以被制备成具有多种功能的新材料,比如目前研究热度较高的可呼吸的膜、阻燃材料、感光型聚合物等。PVA的多样性和可塑性促进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创新,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为人类服务。 问:中国石化生产的PVA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侯双燕:从规模上看,当前PVA全球产能约为201万吨/年,其中中国大陆产能为110.5万吨/年、中国台湾产能为15万吨/年,国外产能为75.4万吨/年。日本可乐丽PVA产能36.8万吨/年(含合资),为全球最大的PVA生产商。中国石化川维化工PVA产能为16万吨/年,是全球唯一采用天然气乙炔法制备PVA的企业,装置具备柔性多品种开发和生产的能力。 从技术实力上看,中国石化PVA综合技术水平排名世界前三、国内第一,可生产聚合度150~3500、醇解度40mol%~99.9mol%的PVA产品,自主开发的分子结构设计、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PVA的生产。此外,中国石化是国内唯一拥有全系列PVA分散剂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自主开发了多种改性PVA产品,均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开发了数十种高端专用料,是国内唯一具备产品定制生产能力的PVA生产企业;是国内最早具备低黏、超低黏、超高黏PVA生产能力的企业,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最早的环保PVA生产商;是全球汽车玻璃用、光伏用PVB核心原料供应商,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PVA产品出口量多年稳居国内首位。 问:PVA的国内市场消费情况及前景如何? 梁建兵:从全球消费结构看,聚合助剂、PVB、黏合剂、纺织浆料是PVA的主要消费领域。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PVA消费市场,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50%。PVA行业经过十余年的竞争整合优化,国内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下游高附加值需求比例提升,消费量随之增长。同时,我国PVA行业进出口贸易呈现顺差,出口量持续增长且大于进口量。 目前,我国PVA外贸经营量相比近年来的出口高峰下滑明显,PVA厂家资源供应向内贸转移,但国内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实际消费需求疲软,PVA各传统领域如黏合剂、纺织、造纸等,需求均有不同程度萎缩,且部分领域面临新产品替代风险,PVA消费量或将逐年下降。国内供应增加而需求不足,PVA供需矛盾日益突出,PVA市场在2023年经历两轮大幅下挫,行情大起大落,创效压力和经营难度增加。此外,国内PVA主要竞争对手不断加大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强话语权。 随着PVA市场竞争日益加剧,PVA传统产品价格将在成本线上低利润区间运行。为实现破局,国内PVA厂家目前正积极布局延伸PVA上下游产业链。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实现原料路线的多元化,或获取廉价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或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实现技术升级;另一方面,产业链向下游重点领域延伸,增强全产业链价值创造和竞争能力。 未来,市场将形成以电石、醋酸乙烯为基础原料,以PVA为中坚产品,以维纶/水溶纤维、VAE乳液、PVB树脂粉、胶黏剂等为基础应用,以汽车/光伏用PVB胶片、PVA光学膜及偏光片、PVC悬浮分散剂、特种/改性PVA树脂等为高端应用的产业格局。同时,由于国内环保意识增强,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PVA在包装材料、农业膜和其他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PVA生产可降解薄膜和包装材料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PVA行业竞争将逐渐发展为全产业链、产品链竞争,研发能力强、技术先进、产业链长、成本低、效益好的头部企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PVA及下游产业的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问:国内PVA新产品未来的开发趋势是什么? 侯双燕:国内常规PVA产品研发主要致力于完善稳定生产技术,以及白度、缺点数等外观改进。新品的开发趋势是聚合度向高低两端发展(低至300及以下,高达3500及以上),醇解度重点发展35mol%~80mol%的部分醇解产品。由于环保、绿色生态要求越来越高,对PVA中残存有机溶剂和有害微量物含量的要求将更加严格,低甲醇、低苯、低汞、低醋酸钠等技术研究将受到重视。 高端改性PVA,包括乙烯改性、羧基改性、含双键的反应性PVA等在国内有一定的应用,但主要依赖进口。其中,乙烯改性、羧基改性PVA用量近年来增长较快。随着国内PVA企业生产技术积累和研究的深入,高端改性PVA的研究开发必将吸引更多的投入。 目前,国内各PVA企业都在加强PVA差别化开发和产品链延伸,包括PVB树脂及膜、光学膜、水溶膜和阻隔膜等产品技术和市场开发。生产技术主要集中在醇解技术的优化,未来装备升级与研究将是国内PVA企业的又一重要方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