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帮一线解生产难题我最开心”

2024年02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春国 李吉建 丁静
16.8K

赵春国 李吉建 丁 静 文/图

2月17日8时,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冒着料峭的寒风,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李军和经纬公司胜利测井公司高级技师侯斌等人驱车赶赴梁217-斜31过钻头测井施工现场,对“提高过钻头测井工艺抓取成功率”这一技术创新成果再次进行实用性效果验证。

“通过分析今年30口过钻头施工井的统计数据,我们的抓取成功率从原来的39.5%提高到100%,同时测井时效和施工安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听到胜利测井公司开发测井工程部副经理何智勇的现场反馈,李军放心了。

2023年,随着勘探开发不断深入,超深井、大斜度、水平井越来越多。过钻头存储式测井工艺能够在大位移、长水平段、井眼轨迹差等复杂井眼条件下完成测井作业,成为不可替代的施工利器。

但新工艺刚开始“水土不服”,一线员工反映,施工过程中,过钻头测井仪器在测量大斜度井段完毕起出时,经常出现抓取不成功的情况,存在施工时间长、起钻过程中损伤仪器等隐患。一线难题就是攻关方向,李军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项目组,与经纬公司测井技术专家、胜利测井公司过钻头项目负责人王金茂合作,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项目组成员由从事多年仪器维修和测井施工的骨干组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白天到现场,跟踪记录15口井工艺数据,与一线员工分析讨论,查找“病灶”;晚上回到工作室,进行头脑风暴,连续组织近10次“诸葛亮会”,系统分析造成过钻头仪器抓取成功率低的原因,从井筒环境、井身轨迹、人员操作、仪器故障等4方面入手,画出了解决难题的“鱼骨图”。

通过分析抓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组发现,过钻头吊挂系统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抓取成功率的关键所在。为尽快攻克难关,李军、侯斌、范德顺等人把被褥搬进工作室,饿了用泡面充饥,困了在沙发上打个盹,夜以继日细化改进措施,优化设计方案。改进吊挂系统仪器舱、改进抓取部件、重新设计挂套……随着一个个具体方案明确,大家立即用机械制图软件绘制图纸,并在最短时间内加工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现场实际测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技术实施后,抓取成功率不高的难题迎刃而解。“满血复活”的过钻头测井仪器越战越勇,在现场进行规模化应用,完成复杂井测井施工119口,累计缩短建井周期155天,打破多项施工纪录。

其中,丰页1-6HF井创中国石化非常规页岩油水平井测井井深最深、水平段最长纪录,樊页301HF井创胜利东部工区过钻头存储式测井井斜最大纪录,濮7601H井创中原油田水平井测井井深最深纪录。

近日,“提高过钻头测井工艺抓取成功率”项目在获得经纬公司QC成果一等奖后,又获得中国石化QC成果二等奖。喜讯传来,同事纷纷向李军表示祝贺,李军却平静地说:“获奖固然重要,但帮助一线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才是我最开心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