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他们像

冬日里的阳光

2024年01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蒋琳琳
16.8K

蒋琳琳

周末一早,热爱徒步的我便和朋友向乌鲁木齐天山北麓大山深处进发。去亲近那连绵的群山、绿油油的草场、散落其上的白色羊儿,和透着灵气的空气。

下午4点,刚刚还晴朗的天空,忽然变了脸,山雨瞬间淹没了河道,路断了,我们被困在了山里。

暴雨中,狼狈的我们选在一户牧民帐篷旁扎营。扎好帐篷,刚松口气,帐篷外就传来“嘭嘭嘭”的敲击声。我不由内心一紧,思量着是不是牧民要让我们离开。如果是这样,在这原始森林里该怎么办?一系列问题和不安瞬间在我脑海里划过。

伸出头,一位50来岁的牧民站在帐外。我堆着笑脸问道:“有什么事情吗?”他手指着远处自家的帐篷,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费力地说:“外面冷,到我们房子里去吧。”

我们几人对视了一下,内心都发出十二分的提防警报。

荒郊野外加恶劣天气,不知他有什么目的,我们本能地拒绝了。他点点头,深深地看了我们一眼,眼光中似乎流露出不满。我们更担心了,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离开后,帐篷里炸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揣测他的用意。最后一致认为,他或许希望我们去他家消费,趁机讹诈。

因我略通维吾尔语,大家决定让我和森哥过去试探一下他的“意图”。

拿着两个甜瓜,我们来到他的帐篷外面敲门。门开了,烧着火炉的帐篷里热气腾腾,炕上六七个人正在聊天。我愣住了,心里再次拉响了警报。

看到是我们,他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犹豫片刻,我们硬着头皮走进帐篷。

他请我们上炕,但我们坚决在炕沿边、靠近门口的位置坐了下来。他让爱人端来热奶茶和油果子招待我们。见我们没有吃,他便也不再坚持,只是依然热情地要我们请其他同伴都到帐篷里来取暖。我们未置可否地岔开话题,跟他拉着家常,旁敲侧击地探听他的目的。

看出我们的紧张和不安,他懂汉语的朋友告诉我们,因为下雨外面太冷了,他不过是担心我们被冻坏,才去邀请我们来家里取暖。而且,无论遇到谁,他都是会这样做的。我们一直绷紧的神经这才慢慢放松下来。

天黑了,雨还是没有停歇。我们的帐篷里没有电没有照明设备,手机也没有信号,大家都没有说话,心事重重地窝在湿冷的帐篷里。

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脚步声。手电光线下,一个小姑娘清脆地说:“阿姨,你们不要在这里睡觉了,太冷了,去我们家住吧。”

我诚恳地说:“你是他的孩子吗?”她点点头说:“放假了,我刚回来。这里晚上很冷的,爸爸让我请你们到家里去住。”

想着那不大的帐篷,我还是拒绝了她,因为那是他们一家难得欢聚的场所。

小姑娘笑着说:“你们没有电,我把手电留给你。有什么事就来找我们。”

接过手电,光线下她的笑容甜美,顿觉有一样东西在心里滋生,我知道,那是善良,是信任。

次日,山间清脆的鸟鸣声唤醒了我。走出营帐,远处牧民大嫂正吆喝着母牛挤奶,小姑娘站在一旁帮忙。看见我,小姑娘脸上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就像这雨后清晨的朝阳,温暖、纯净……

(作者来自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