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打造绿色转型样板 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24年01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勇刚
杨勇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九江石化,立足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宏大视野,强调破解“化工围江”,是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体现了新发展理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对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望。荆门石化作为沿江企业,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以绿色企业行动为抓手,以奋力打造绿色转型样板企业的实干担当,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思想引领树高标,用实际行动划出绿色发展底线。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长江,是荆门石化全力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郑重承诺。荆门石化离长江80多公里、汉江40多公里,坚持采取严于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高标准守住源头,是广大干部员工的自觉追求。按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持续加强汉水支流竹皮河流域治理,主动融入荆门市“一河一策”保护方案建设,不断健全水体风险防控责任机制,逐级细化各层级的水体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职责。执行汉江流域最严排放标准,开展污水深度处理,提高污水回用率,污染物排放浓度优于特别排放限值近40%,近3年工业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分别减少21%和38%。 科学决策严管理,用本质环保擦亮绿色发展底色。以建设无泄漏装置、无异味厂区、绿色洁净企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无废、零碳产业链。聚焦生态治理效能,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加快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项目实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确保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通过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实现催化再生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首次大型工业化,使炼油装置工艺废气超洁净排放,推动企业迈向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主动融入“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开展“清废行动”,规范危废全流程合规管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助推危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不断完善环保责任制,提升HSE管理体系环保内容建设水平,开展现场网格化管理,将环保绩效指标进行三级分解,把职责落实到具体专业和具体岗位。组织编写环保技术规程和操作法,将环保管理真正纳入工艺设备专业管理。持续打造放心班组、放心员工,建设一流环保文化,进入中部绿色先进企业方阵。 谋划长远抓落实,用特色转型增强绿色发展底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荆门石化把特色转型发展作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要求,发挥特油产品长寿命、低排放、易循环、可回收优势,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努力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排放最小化。坚持降碳进程与转型升级相统筹,在“油转化”“油转特”过程中积极采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和余热利用,尽快实现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持续推进能效提升计划,打造绿色洁净新优势。加快成立中国石化特色油品研发中心,设立专精特新企业,面向应用构建产品价值增值机制,实现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增值分享,从基本端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共享超洁净工艺、超洁净排放绿色创新价值,形成绿色技术、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为荆门石化党委书记、分公司代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