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自强不息肩负起为国献油的责任与担当2024年01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朴实又亲切,每一句深情而坚定的话语,都深深打动了我。新年贺词提到,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从这些大国重器中,足以看出中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振奋人心的同时,作为一名勘探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在肩。 多年来,胜利物探的足迹踏遍胜利油田的地震施工现场,研发形成的单点高密度地震、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可控震源高效高密度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给地层拍出更清晰“CT”图像的目标。 “十三五”以来,单点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先后在16个区块应用,发现圈闭资源量5.34亿吨。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更是推动地震采集从有缆到无缆的更新换代,引领全时间、全空间地震技术发展,解决了地震装备与软硬件的“卡脖子”问题,支撑“十四五”乃至未来中国石化的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同样不畏艰难、不惧挑战,2024年全面启动技术的迭代升级,持续攻关完善并打造2.0版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继续推进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研究,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前沿技术发展,不断解决未来油田可能面临的勘探难题,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力量。 (于 佳 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