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
经验推广
2023年12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 江 王 斌 赵 冰
□谢 江 王 斌 赵 冰 “红花套组是江陵凹陷松滋区块主力产层,虽然还有很多剩余油,但现有注采井网控制程度不够、老井井况变差、含水上升等因素导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近年来产量持续递减。”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主任师高江取介绍,要化解矛盾,必须部署新井挖潜剩余油,但油藏埋藏深、钻井成本高。 江汉油田借鉴涪陵工区成功经验,组织相关单位开展“瘦身井”技术论证,选取松滋区块重点调整井SH9-P18井作为首口“瘦身井”试验井。“从气井到油井,很多技术不能照搬经验,必须摸索前行。”江汉油田工程院钻井所副所长代林说。 江汉油田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制定专项技术、风险防控措施和单井提速优化方案,从“一井一方案”细化为“一段一策”,根据井斜、方位、地层倾角等变化,调整钻头方位和角度,利用小造斜率、平滑井眼轨迹,将长水平段分为多个节点,减少钻进调整频次,大幅提高钻井速度。钻得快,更要钻得准。技术人员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油藏数值模拟分析,认识部署区块剩余油分布状况,精细绘制目的层顶底微构造图、夹层微构造图,不断优化靶点位置。 2023年3月24日,SH9-P18井顺利完井,刷新松滋区块水平井井深最深、钻井周期最短等多项纪录,投产后获日产9吨高产油流。 “通过召开技术交流会,我们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固化,形成了油井‘瘦身井’技术模板,为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效益开发提供了借鉴。”江汉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钻井工程室主任易争利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