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聚焦胜利西部探区高质量增储上产目标,优化组织运行,不断破解技术升级、迁装提速、降本减费等难题

渤海钻井超额完成西部年度进尺任务

2023年11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程 帆 王 福
16.8K

本报讯 今年以来,胜利石油工程渤海钻井聚焦胜利西部探区高质量增储上产目标,优化组织运行,不断破解技术升级、迁装提速、降本减费等难题,打出提质增效组合拳。截至目前,渤海钻井在北疆市场共完成37口井施工,钻井进尺超年度计划任务58%,平均单井搬迁周期缩短10.5小时。

 

如何在垂深不足200米、厚度不足4米、砂泥岩夹层频繁的油层实现优质高效施工,是渤海钻井在北疆市场要不断挑战的技术难题。他们以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为主导,优化施工参数,提升钻井液性能,创新引进高端工具,迭代升级钻井工艺,打破北疆市场钻井提速瓶颈。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浅层水平井的施工工序,大幅缩短施工周期。

 

针对分支水平井施工难题,他们不断优化短半径水平井、侧钻井轨迹控制和薄层水平井地质导向等技术措施,打造施工模板,实现胜利西部探区浅层分支水平井的优快钻井,施工的哈浅21-支平12井创胜利油田阿拉德油田分支井最短周期纪录。

 

渤海钻井北疆井场多处于自然保护区及棉田地带,井场面积小,加密井固定设备设施多且不集中,导致迁装车辆难以“施展拳脚”,严重制约了搬迁效率。今年以来,该公司北疆项目管理部逐一梳理搬迁中的堵点难点,针对散件吊装频繁等问题,超前运行、优化设备集成,实施模块化搬迁,有效解决井场受限问题,提升搬迁时效。

 

他们还积极探索降本减费新举措,借鉴丰富的钻井液处理经验,在保障钻井液性能的同时,减少降失水剂、封堵材料的投入,有效降低钻井液成本。30508队施工的排601-平632井实现胜利西部探区首口老浆辅助钻井液处理,使用效果良好。

 

(程 帆 王 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