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向绿而行 添彩美丽石化2023年10月3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济南炼化润滑油部员工调控环保型芳烃橡胶增塑剂产品出装。 黄河之滨、趵突泉畔,特殊的区位环境让济南炼化始终逐“绿”前行,花园式、无异味、无废企业建设广受赞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洋溢着新“绿”动。 截至10月26日,济南炼化罐区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RTO(蓄热式氧化)装置已处理有机废气1400余吨。该装置于6月19日投用,采用蓄热氧化燃烧工艺,将罐区尾气、装车油气、火车刷车油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作为生态环境部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A级企业,济南炼化始终以严于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加快环保提标治理、超低排放改造,保证颗粒物与臭氧、VOCs和异味持续减排,氨氮平均浓度、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等指标系统内保持领先。 8月22日,济南炼化1号、6号自备井永久封停,2号至5号井应急备用,以地下水“零取用”再助节水保泉、节水保黄。自2021年底引入市政中水作为生产用水以来地下水及黄河水取水量年均减少350万吨后,济南炼化与济南水务集团合作,引入自来水作为厂区生活用水,现有6眼地下水源深水井同步关停,每年再减少地下水开采208万吨。与此同时,他们加快实施市政中水优化利用改造,5月以来中水每小时取水量同比再提高50吨。 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效益,是济南炼化强力推进“无废企业”的有效路径。面对高含盐废水、高含盐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难题,今年4月,公司率先采用分盐技术,建成投用催化烟气脱硫污水除盐项目,不仅污水近零排放、盐泥近零产生,还可产出高品质硫酸钠产品。当前,济南炼化建筑渣土综合利用设施运行正常,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建筑垃圾源头分拣利用示范性工程,每年能把1万立方米以上的建筑渣土“吃干榨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