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是中国石化首批完成车辆改革的企业之一,十年来,车辆管理中心员工既当好驾驶员、创效员,还当好服务员,社会化服务走出新路
当好“三员” 创“中原车服”品牌2023年10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君 雷 茜
□杨 君 雷 茜 文/图 10月8日早晨,离上班时间还有30分钟,中原油田车辆管理中心的司机林清进就准时到达用户约定地点,执行当天的出车任务。十年前,随着油田车辆重组改革,他所在的局机关小车队并入油田车辆管理中心,十年来,他已安全行驶80余万公里,单车创收140余万元。 “像林清进这样的‘中原车辆人’还有很多。”中原油田车辆管理中心负责人曾晓军说,油田车辆改革十年来,中原车辆人既当驾驶员又当创效员,还当服务员,既实现了有效发展,也创出了响当当的品牌。 2013年开始,按照集团公司部署,中原油田率先推进公务车辆专业化建设,组建车辆管理中心,实现了车辆集中统一管理。 十年来,秉承“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理念,运用“方向盘”上的智慧、掌握“发动机”上的学问、挖掘“车轮子”上的效益,经营稳中有升,位居集团公司国内上游“管理效能对标榜”前列。 当好驾驶员, 跑出“中原速度” 日前,普光项目部通过车辆管理信息系统与绿城中队进行协调,快速解决了急需一辆越野车的问题。今年,车辆管理中心通过开发车辆调剂模块功能,对闲置车辆上网公示,截至目前各基层单位已经调剂盘活67辆车。 这是中原油田车辆管理中心车辆信息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为消除传统管理模式效率低、浪费资源等弊端,中原油田自主研发了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流、财务流、信息流“三流合一”。 通勤车所在位置、运行时速,驾驶员驾驶情况、乘客乘车情况、路况,都可以通过4G视频实时监控,如果发现驾驶员、乘客有不安全行为,可以立即进行语音醒示。近日,一家兄弟油田的参观团对车辆管理中心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羡慕不已。 依托信息化平台,该中心累计修订安全管理制度18项,编制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风险清单等13个过程要素监测指标,把安全意识和安全法治观念落实到方向盘上,把交通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今年,依托车辆管理信息平台,他们又增加了润滑系统、制动系统等预警项目,做足“维保预警”文章,变被动修理为主动维护,车辆事故率降至2.7‰,保障了又快又稳行驶。 通过全过程监管和共享用车模式,单车单人数据集成共享贯通、车辆位置视频实时传输,并与车载北斗定位系统、SAP系统、财务共享系统等管理平台实现系统集成,提高了决策效率。中心车辆出勤率长期保持在120%以上,维修审批周期压减90%,车辆利用率提高了1.38个百分点,跑出了“中原速度”。 当好创效员, 跑出“中原效益” “2023年绩效考核增加了人均收入、车辆出勤率等的考核,对盈利和完成指标较好的单位,月度绩效工资由1.5倍提高到2倍。”车辆管理中心经营管理室主任李来秋介绍,今年以来,车辆管理中心推行了多项绩效考核新制度,致力盘活优化生产资源,合理优化利用车辆,最大程度发挥人员潜力、车辆动力,让车辆跑出“中原效益”。 改革融合的过程就是他们构建车辆管理新机制的过程。在油田主导下,车辆管理中心与各家车辆使用单位均签订内部服务协议,建立甲乙方关系,实行车辆使用市场化运作有偿服务模式,从机制上促进双方共同努力提高用车效率,降低用车费用。 “降低成本不仅仅是省油。”曾晓军介绍,他们成立了机动车维保中心,利用车辆回场检查站设备设施和现有人力,面向油田自有车辆开展二级保养、四轮定位、检修空调等项目,2022年减少外委维修费用198万元。 他们积极挖掘存量资源潜力,全力保障油田“三大基地”用车需求,精准施策盘活车辆。他们对近三年发生运行成本、没有实际收入车辆进行清查并集中管理停放,上交报废车247辆,完成拒审停驶车辆尾气排放深度治理43辆,调剂盘活45辆;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强化“三定”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外部项目部配置25人,内部优化盘活167人,借聘到外闯市场单位213人。 当好服务员, 跑出“中原车服”品牌 “吴师傅,开车,我们去查看一下油田重要路段的排水情况、抽水泵运转情况;吴师傅,走,中原桥北侧有树木倒伏,我们去现场处理;吴师傅,五一路有生产车辆和人员被困在积水里,带上工具去救援;吴师傅……”这是为生产运行部值班的驾驶员吴世杰的一天。在台风“杜苏芮”肆虐的几天里,吴世杰随叫随到,全身心投入应急抢险车辆服务保障,用优质服务擦亮“中原车服”品牌。 中心整合成立后,针对车辆老化、结构性缺员、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员工诉求多元化等诸多挑战,他们开展“服务优质型”“安全绿色型”“精益管理型”“动力创效型”“平安幸福型”五型车辆建设活动,由中心领导挂帅组成“八个工作专班”分解责任,明确实施阶段、实施措施、具体步骤、责任人,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打造“中原车服”品牌。 近年来,随着“中原车服”品牌形成,中原车辆服务业务积极走出油田,向外部市场进军。 他们跟随“中原服务”主业单位“借船出海”,2022年与系统内单位签订车辆服务保障合同654万元,外部市场收入翻了一番多;与河南油田、江西省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车辆专业化管理及信息系统技术服务项目,实现收入超300万元。 随着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创收创效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今年,他们增加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汽车配件销售等13项社会化服务经营资质,利用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与中石化易捷、长城润滑油等系统内优质品牌深度合作,建成上游板块首家面向私家车和社会企业车辆开展机动车维保业务的“车辆管理中心机动车维保中心”,开业一个月,社会化车辆进厂维修保养突破200台次,社会化创收实现突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