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国—中亚关系步入新时代
应继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

白宏 中哈“一带一路”联合协会会长
2023年10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中亚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发展迅速,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亚国家在石油资源开发方面有广泛的合作。中国石化积极参与中亚地区的国际能源合作,统筹推进境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与技术服务等业务,其中国勘哈萨克斯坦公司十年累计生产权益油1800多万吨,今年还通过竞标获取哈萨克斯坦52号区块的矿权合同。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已生产石油近1.5亿吨、天然气超过800亿立方米,向当地纳税超过125亿美元、公益支出1.3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建设输油管道等方式为中亚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目前,我国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签订了大量原油采购协议,不仅满足了中国的能源需求,而且促进了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哈原油管道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管道”,促进了哈萨克斯坦实现原油出口多元化,保障了该国东部两大炼厂的原油供应,同时拓展了我国原油进口渠道,确保新疆地区炼厂的能源供应平衡,堪称中哈能源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2023年,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将达到9000万吨,若实现这一产量,该国将出口石油产品7100万吨左右。但目前哈萨克斯坦国内炼厂原油加工深度仅在55%~82%,无法满足该国的燃油要求。我国相关能源企业今后可通过在哈萨克斯坦相关地区实地规划研判,弥补该国在油气利用方面的技术不足,同时加快推进国内油气装备服务和特色炼油化工产业链向外的快速发展。

有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挑战,如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我国存在较大差距。在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双方的发展差异,寻找合作共赢的利益平衡点。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随着我国与中亚关系步入新时代,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亚能源合作的现状表明,双方已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未来应继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为构建下一个黄金时代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