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非能源合作新机涌动

贺文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贺文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3年10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海峰 李明泽
16.8K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截至目前,在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有52个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已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中非基本实现了“一带一路”合作的全覆盖。

十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上全面推进“五通”合作,即政策通、贸易通、设施通、金融通和民心通,成果涵盖经贸、基建、民生、人文等多个领域。在中非政治互信、利益交融、民心相通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能源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特点,与非洲国家的发展战略精准对接,走出富有特色的对非合作之路。

非洲油气资源分布和开采状况差异巨大。部分非洲国家虽然油气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不够,或者缺乏管道、炼厂、液化厂等能源基础设施。而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国际市场动荡,给严重依赖燃料进口的非洲大陆带来更严重的影响,一场燃料短缺危机正在席卷非洲。我国能源企业可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优势,一方面在油气资源投资、石油工程、炼化工程等领域积极开展对非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扩大原油和成品油贸易规模,为非洲国家缓解能源短缺现状提供助力。与此同时,也要防范政治安全形势、汇率波动等风险。

绿色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底色。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非洲温室气体排放量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一小部分,却受到气候变化更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持续频发的气候灾难掣肘了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非洲国家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非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绿色发展。

近年来,中国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帮助非洲。迄今为止,双方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了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助力非洲加快走上自主可持续发展之路。多年来,中国在太阳能、水电、风能、核能、沼气、潮汐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有资金和成本优势,而非洲目前也迫切需要加速能源供给多元化,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资企业在一些非洲偏远地区大力发展短平快、小而美的清洁能源项目,大幅提升了非洲民众的获得感,形成了很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未来,中国能源企业在推动自身“绿色革命”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技术特有优势,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助力中非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

(王海峰 李明泽 采访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