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走工程建设行业新型工业化之路2023年10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蒋德军
立足“面向能源化工行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商”定位,沿着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之路,统筹谋划、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不断提升服务保障集团公司主业发展的能力。 蒋德军 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突出重围迈向高端。炼化工程集团作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立足“面向能源化工行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商”定位,沿着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之路,统筹谋划、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不断提升服务保障集团公司主业发展的能力。 立足主业扛稳主责。始终牢记“保障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建设是炼化工程的头号任务”,把最精尖的装备、最精湛的技术、最精干的力量,投入到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建设上,为建成高效、安全、绿色、智慧的现代化工厂贡献炼化工程力量。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在能源化工领域,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技术,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聚力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围绕“油转化”“油转特”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转化。主动融入集团公司氢能产业链,形成氢能制取、储运及终端利用一体化研发布局,加快新能源与石油化工行业融合发展。在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从源头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培育竞争优势。加大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推进以自动焊和焊接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装备研发和工业化应用,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引领行业新型工业化。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引领,推动工程建设与信息技术、数字工程、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有机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智造、模块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数字化交付,积极推动先进技术装备应用,逐步替代传统工程建设方式,实现工程建设从传统模式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智造+装配化安装”的方式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工程建设行业新型工业化之路。 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持续实施全球发展战略,积极参与行业竞争,助力打造SINOPEC国际品牌。立足中东、东南亚、中亚、美洲、非洲等五大区域市场,进一步完善境外市场布局,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快打造与国内伙伴组团出海、与国际同行强强联合、与战略客户长期合作的国际化经营生态,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属地化用工比例。充分发挥中国建设的效率优势,不断推动“国际规则+中国模式”的工程建设模式“走出去”,提升“高水平前端工程+低成本项目执行”能力,做强做优“技术+前端”工程、大型EPC、施工安装等业务,以工程技术集成优化、工作体系中西结合、投资融资带动项目、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等举措为抓手,推动国际化经营高质量发展。 实现多元化价值创造。以规范运作、公开透明、提升价值为主线,讲好炼化工程故事,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探索主营业务和商业模式多元化,从工程承包商向“投融资+工程”服务商转型。尝试投融资带动新技术研发、新技术合作,以投资拉动公司竞争力提升和价值创造。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获取权益,扩大业务领域,延伸价值链。在新能源、新技术、新装备和节能环保等细分赛道培育“隐形冠军”,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者为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