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担当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2023年10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孟 伟
16.8K

抓住当前煤化工发展机遇,坚持“资源+基础+高端”发展思路,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打造一流煤化工产业基地,在实现产业高端跃升上走在前、作表率,为推动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出积极贡献。

孟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要求,加大优质煤炭资源获取和开发利用力度,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长城能化作为中国石化煤化工专业公司,牢记“国之大者”,充分依托石油化工产业链整体优势,担当中国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抓住当前煤化工发展机遇,坚持“资源+基础+高端”发展思路,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打造一流煤化工产业基地,在实现产业高端跃升上走在前、作表率,为推动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出积极贡献。

增强煤炭保障能力,夯实发展煤化工的资源基础。发展现代煤化工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化工原料供给多元化、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举措。长城能化坚持煤化一体化原则,把获取优质低成本的煤炭资源、保障化工用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盘活优化现有资源,积极协调推进宁夏能化煤矿产能核增、中天合创和中安联合煤矿设计产能恢复工作,研究制定新疆准东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方案和内蒙古巴彦柴达木井田产能规划方案,最大化释放煤炭产能、降低开采成本。加大新资源获取力度,聚焦蒙西、陕北和新疆等富煤地区,以布局煤化工项目为突破口,加强合资合作,积极获取低成本煤炭资源,为企业用煤提供优质高效可靠的资源保障。

坚持创新引领,攻关煤化工关键核心技术。长城能化探索煤化工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协同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助力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文章。在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难题上,协同开发大型高效煤气化、甲烷化成套技术,提升SE-东方炉、SMTO成套技术等自主技术水平,加强现有工艺装置的工程技术创新,加快高端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持续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积极关注和推进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等技术创新应用,依托煤化工项目承担技术创新示范升级任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攻关。在战略技术储备上,研究开发高温甲烷化、煤制芳烃等自有成套技术,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

积极补链延链,开发高端化煤化工产品。在做强做大大宗聚烯烃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聚烯烃专用料、精细化学品等差异化、高端化产品。加强产销研用协同攻关,聚烯烃新产品、高附加值聚乙烯醇产品占比显著提升,1,4-丁二醇和聚四氢呋喃产品产销量屡创新高,EVA用醋酸乙烯产品成功开发,聚乙醇酸可降解塑料产品加工应用攻关有力推进。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光伏膜材料、煤基高端化产品的技术开发力度,攻关突破煤基可降解材料产品改性应用,推动煤化工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与石油化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加快优化升级,打造一流煤化工产业基地。坚持煤化一体化资源保障、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高端跃升,是煤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抓存量优化促提质增效,加快现有装置改造升级,推进与绿电绿氢的耦合互补,推动产品综合能耗、碳排放大幅降低,项目能效、水效进一步提升,打造煤化工行业标杆企业。抓增量落地促升级引领,坚持“煤+化工”发展理念,精选优质煤炭资源和高端化、差异化产品技术方案,采用绿色低碳清洁的煤化工先进技术,积极承担“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关键设备国产化示范任务,推进风光氢电热一体化发展,推进煤化工重大项目的布局和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引领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作者为长城能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