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污泥入地一招解“三难”

2023年09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施桂娟
16.8K

    施桂娟

    9月11日,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新9411井实施污泥抑水剂调剖工艺后累计生产27天,增油效果达到预期。该厂工艺研究所将联合站产生的污泥用作调剖工艺的主要“配方”,在保证措施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药剂费用。

    采油二厂稠油热采区块大多面临气窜和边水淹的问题,特别是高周期吞吐井,地层亏空、气窜情况更加严重。原有的复合调剖工艺成本高,多轮次氮气泡沫调剖后封堵强度低。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气窜和边水治理效果,需研制低成本抑水剂,以满足大剂量调剖需求。而稠油联合站每年产生含油污泥5000吨以上,处理费用高昂。如果能把这些含油污泥加工再利用,就能减少固废的处理费用,并解决生产难题。

    技术人员尝试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他们在含油污泥中加入高温颗粒调剖剂,二者充分混合后就变成了凝胶状的含油污泥抑水剂。“这种新型抑水剂不仅能封堵油井的气窜和水窜通道,而且提高了油井产量,节约了含油污泥的处理费用和抑水剂采购成本,可谓是一招解‘三难’。”谈起含油污泥抑水剂的使用效果,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所长方舒很是高兴。

    截至目前,污泥抑水剂配方已在现场应用31井次,措施增效1400万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