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用好“N+1”导师制2023年09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唐宗礼
唐宗礼 传统的导师制,大多采取一对一的形式,有的是业务对子、有的是管理对子、有的是技术对子,传授与学习的内容较为单一,制约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 江苏油田对今年新入职员工实施“3+1”导师制培养,安排一名学术导师、一名现场管理导师、一名现场操作导师,分别从学术、现场管理和现场操作的角度给予指导。同时,江苏油田还为他们配备了“青春导师”,让他们与团干、团青结成对子;配备EAP心理疏导师队伍,24小时在线,随时接受咨询。 这种“N+1”的导师制模式,值得倡导。 任何一位导师,无论技术技能多么高超、实践经验多么丰富、责任心多么强烈、培养人才的热情多么高涨,带徒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为知识与能力的局限,影响徒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采取“N+1”模式,有利于弥补导师的能力素质欠缺,让培养对象在不同的导师之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现“理论+实践”“业务+技能”“管理+操作”“思想+作风”“心理+精神”的全面进步,加快T型人才(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培养步伐。 “N+1”模式中的“N”,应根据需要定期进行调整,让职场新人在更多导师轮流接力帮带下拓宽视野、培养能力、提升境界、锤炼作风。 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拜师、双向选择,增强师徒对子的融合性;明确师徒责任,制定考核激励机制,通过签订协议、强化考核、发放导师津贴和成长进步奖等,调动双方积极性,促进导师制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