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月光下,他们吟诵着生活月光下,他们以奋斗的激情,吟诵着一首首只争朝夕的诗!2023年09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唐 甜
唐 甜 秋日的傍晚,一轮明月从天津南港乙烯装置裂解炉顶上升起。建设工地不远处的芦苇荡,在月光照耀下,伴随阵阵秋风,跳起一段段婀娜的舞姿…… 我想,眼前的景象,千年之前的苏东坡或许经历过,不然怎么会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千古名句。 我是在月光下走进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的。在乙烯装置主干道,我遇到了十建公司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李亮。他正开着一辆皮卡,从施工现场返回。 李亮告诉我,当晚有300多名参建员工在作业一线用餐。晚餐有水饺、月饼,还有葡萄和苹果。一听到有月饼,我才意识到又一年中秋快来了。这时,李亮的手机响了,是女儿。 “爸爸,今天老师教我们朗读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听着女儿稚嫩的朗读,李亮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犹如今晚的月亮钻进他的目光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娇娇呀,等工程结束,你和妈妈一起来南港看看,这里的晚霞,还有各种各样的水鸟,漂亮极了。”李亮用诗回应着女儿。父女俩的温情对话让我感到,这个工地不仅仅有吊车轰鸣、焊花璀璨,更有诗意般的生活片段。 告别李亮,我继续朝着乙烯装置走去。道路两边的高塔,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雄伟;一个个钢结构框架上,参建员工们正忙碌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觉涌上我心头。 依稀记得,去年中秋之时,这里还是一片平地,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今年中秋之际,这里已是塔器林立、火炬高耸、灯火璀璨。此情此景,我被参建员工“只争朝夕”的精神感动。 不远处,高级焊接技师、质检员刘立永正走上框架平台。我追了上去。刘立永是项目部里的“诗人”,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总能挤出时间写两首诗。 “吊车鸣,战不停,到天明。春夏秋冬过云烟,青春破天惊。多少风花雪月,留下铁骨铮铮,融化万年冰。”今夜的月光,又一次激发了刘立永的诗兴。 “中秋到了,能回家团聚吗?” “这哪能回得去呀!马上就要交工了,焊接质量可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口。等项目投产,装置运行稳定了,再回去看看父母和老婆孩子。” 这个夜晚,陪伴他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焊缝,还有诗和远方。 (作者来自十建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