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河南油田在集团公司首个流转区块——渭北区块优化注采方式,开展工艺攻关,坚持市场化运行和低成本生产,前8个月,完成原油产量计划进度的102%

打造致密油藏效益开发新模式

2023年09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换芳 刘振涛
16.8K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刘振涛

    “前8个月,我们在WT24-1井实施分层注水、分层压裂等增产新工艺后,该井日产原油量提升40%。”9月11日,河南油田铜川油气开发公司负责人娄红洋在8月工作总结会上说。

    WT24-1井所在的渭北区块,是集团公司首个流转区块,于2017年12月划归河南油田管理。该区块位于陕西省宜君县的黄土高坡地带,具有低孔、低渗、低压、低丰度等特点,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要想实现储量动用,必须对其实施注水、压裂等驱油措施。由于地层裂缝多,注水会导致水窜,影响原油采收率,而压裂施工又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该区块实现低成本效益开发,可谓困难重重。

    自接管该区块以来,该油田持续寻找致密油藏低成本开发的有效途径,探索形成“以注水及压裂为基础求产措施,以组合管柱工艺等方式洗井为增产手段,以市场化运作及生产成本管控为降本主线”的效益开发模式。今年前8个月,该区块完成原油产量计划的102%,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连续5年保持稳产和盈利状态。

    水是保持油井能量的重要资源,水质好坏关系油井产能高低。该区块水源井结垢严重,为让油井“喝”上优质水,该油田通过多方寻找和对比,筛选出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好的山涧清水作为注水水源,并通过新建注水系统,将日注水量由40立方米提高至200多立方米,确保每口油井都能“喝”饱“喝”好。

    为强化注水求产效果,该油田针对不同油井的储层条件,分类实施稳定缓慢注水、集中注水等措施,既控住了水窜,又稳住了产量。今年前8个月,该区块原油产量自然递减率有效降低。

    压裂是油井求产的另一措施。为进一步强化驱油效果,该油田精心制定“一井一策”压裂方案,科学优化压裂液配方,有针对性地实施单层单压、水力喷射精准压裂等措施,前8个月,在该区块开展压裂施工11井次,增油效果显著。

    油井出砂、结蜡、洗井漏失严重等问题,导致生产时率下降,成为制约该区块效益开发的又一因素。今年以来,该油田组织勘探开发、地质工程等专业人员,开展低成本增产工艺优化攻关,自主研发“双筛管+油层保护封隔器+微碰复位重球短筒抽油泵”组合管柱工艺,通过配套实施大排量洗井、高温变排量洗井、热化学辅助吞吐洗井等措施,有效延长油井免修期,使油井生产时率从92%提升到98%。

    8月30日,在该区块双龙1井钻井现场,身穿中国石油工衣的钻井队伍正在钻井现场忙碌。“这是我们通过市场竞争引进的外部队伍,有效降低钻井作业成本。”娄红洋介绍。通过市场化运作降低生产成本,是保障该区块效益开发的有效措施。该油田先后引进系统外钻井、测井、录井等施工队伍20余家,钻井费用下降超51%。

    “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我们打出了套管伴生气发电、装置费用优化、油井间开等降本‘组合拳’,收到良好效果。”娄红洋说。

    该区块油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套管伴生气。他们把23台柴油发电机改造为燃气发电机,让套管气“再就业”,可满足83%的油井生产及97%的井台生活用电需求,节约外购电费,减少柴油消耗。合理利用办公基地空地资源,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减少电费支出。通过全面优化压裂转水、转液、废液处理等,使单井压裂成本进一步降低;对连续生产但产能不足的低效油井,实施间开措施,有效降低设备电耗和井口耗材成本。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