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高端白油具有
广阔市场和发展潜力

嘉宾: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质量与特种油品管理室经理 林 崧
2023年09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问:我国白油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中国石化近年做了哪些努力?

    答:随着加氢技术在我国炼油行业的发展和应用,目前白油生产技术已完全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加氢技术,替代传统的磺化、吸附等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石化针对不同原料自主研发的白油系列工艺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引领了行业发展。

    石科院、大连院长期致力于加氢法生产白油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自主创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1983年,首次成功生产化妆品级白油;1989年,首次生产15号中黏度食品级白油;1998年,首次生产食品级高黏度聚苯乙烯专用白油。进入21世纪,随着生产白油核心技术“异构脱蜡催化剂”的突破,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全氢法生产白油的系列技术。目前国内有十余套用于化妆品级和食品级白油的加氢装置,总产能约110万吨/年,其中80%以上的白油加氢装置采用了中国石化技术。

    近年来,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发挥原料、装置优势,生产各类专用白油供应市场。荆门石化建设特种油品生产基地,目前高档白油产品占白油总产量的45%。特色产品覆盖工业白油、化妆品级白油、食品级白油、动物疫苗专用白油、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加工用白油、汽车密封条TPV用白油、树脂(PP)加工领域专用白油、SEBS和SEPS专用白油等健康环保特种油产品。

    问:目前市场对白油的需求情况怎么样?

    答:白油主要用于建材(如玻璃胶)、有机材料(锂电池隔膜、汽车密封条等)、化纤纺织等生产过程或产品中。目前,我国白油年消费量约120万吨,未来年增长预计在5%左右,主要用于化纤、锂电池隔膜、树脂加工、化妆品等领域,环境友好、健康无害型专用白油市场增长加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端食品级和医药级白油需求量逐年增长。虽然高端白油产能也有所增加,但因其生产技术含量较高,且产品认证门槛较高,仅有一小部分炼厂能够生产。目前,高黏度牌号的食品级白油和聚苯乙烯白油仍需要部分进口,而动物疫苗用白油,以及用于高端化妆品、前纺用油、风电齿轮油等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因此,未来高端白油市场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问:中国石化如何继续推进高端白油产品市场化?

    答:一是要促进白油生产与应用规范化、标准化。白油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白油在使用过程中尚存在用油不规范等现象。中国石化将在提升白油产品质量、规范行业用油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推动技术进步,引导各行业合理用油。

    二是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战略实施,新型有机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很多有机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都需要专用白油,且不同的有机材料所需白油性能不同,我们将根据下游应用端的不同需求,实现产品生产的系列化和定制化。

    三是目前我国某些行业仍需使用进口白油,甚至存在国产白油无法替代的情况。因此,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大力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与应用,为相关行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进一步提升工艺技术水平。通过高选择性、高活性加氢催化剂的研制、新工艺的开发,结合分子炼油理念与构效关系研究,通过碳数分布及复配烃类组成等精细化控制,生产针对性强的高端专用白油,通过提升使用性能带动高端白油的国产化替代。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