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生物制造在碳减排方面潜力巨大

2023年09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生物制造近年来发展迅速,是因为气候目标引发零碳经济的需求,不依赖化石资源的生物创新产品和制造过程,可以促进气候目标和碳排放目标的实现。

    要实现巴黎协定气温升高2摄氏度的目标,到2050年全球1/3的石油储量、1/2的天然气储量和80%以上的煤炭储量应保持未使用状态。

    生物制造在碳减排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6个发达国家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业能耗15%~80%,减少原料消耗35%~75%、空气污染50%~90%、水污染33%~80%,降低生产成本9%~90%。

    如抗癫痫药物普瑞巴林,用生物制造代替化学制造,溶剂用量减少88%,镍催化剂用量减少85%,原料消耗减少85%。再如1,3-丙二醇,可用于多种药物、新型聚酯PTT、医药中间体及新型抗氧剂的合成,用生物制造代替化学制造,原料消耗减少37%,能耗降低30%,碳排放减少63%。

    世界基金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可降低碳排放25亿吨。

    生物制造可以实现可再生碳利用,可以支撑未来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如提供可持续的生物质原料、绿色工艺赋能可持续生产、开发低碳产品和塑料回收利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产品等。

    生物制造目前已经在发酵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广泛应用,在生物新材料、农业、环境、能源等行业快速发展,在采油气、冶金、采矿等行业也有巨大潜力。

    生物制造可以生产更绿色的产品,如生物航空燃料,可以帮助交通运输业脱碳。生物航空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内可以减少96%的温室气体排放,且无氮无硫,可以减少70%的颗粒物排放。我国年航煤消费量约3000万吨,全部用生物航煤替代,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3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3亿棵。

    发展生物基材料可以降低化石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约85%的塑料可以被生物基塑料替代;利用石油制造1吨塑料,排放二氧化碳3.1吨,而生物基塑料仅排放0.6吨;生物基塑料和聚合物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可减少80%。

    全球每年生产塑料3.2亿吨,中国每年生产0.75亿吨,回收只有0.17亿吨,产生的大量废弃塑料,可以用生物方法降解,实验室已经验证,生物降解过程温和,且选择性比较好,正准备中试。

    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可以实现固碳和碳的循环利用,即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能量,利用生物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品及燃料,关键是能否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比如光酶耦合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也可以转化为甲酸。电酶耦合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氨基酸、淀粉、碳二及碳四等产品。甲酸供能供碳,可以实现大肠杆菌的自养生长。光菌耦合,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酸、苹果酸等,还可以固氮固碳。电菌耦合,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醇类、食品、葡萄糖及燃料、法尼烯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